大楚当朝宰相姚之洞看向皇帝,他思考了片刻后问道“那陛下是见那个曹度,还是不见?”
“不见。”
皇帝道“朕要是见了他,便是给了他一个态度,他会觉得朕已经不计较他们曹家的事”
姚之洞松了口气,心说只要陛下不见那个不学无术之徒,就还有机会办了他。
如果陛下见了曹度,那不仅仅是给了曹家一个信号,也给了当朝文武百官一个信号。
那就是陛下已经不准备计较曹家什么了,甚至还要给曹家一些优待。
这样一来,满朝文武,还不都跑去巴结那个曹度?
而且这个信号一旦释放出来,姚之洞又怎么能再下手,那和明着抗旨不尊有什么区别。
但他还是不放心,所以准备再多试探一下皇帝的心思。
“陛下,若是一直不见的话,也不大好毕竟那是武王妃的家里人。”
他看向皇帝,用一种忧国忧民的语气说道“如今武亲王还在京州东南和反贼交战,若是”
皇帝一皱眉。
他看向姚之洞说道“武王妃是武王妃,曹家是曹家,武王妃从嫁入皇族的那一天开始,就不是曹家人了,而是皇族的人,你是在要给朕提醒一下,说朕也要在曹家面前低头吗?还是在挑拨朕和王叔之间的关系?”
姚之洞扑通一声就跪下了“臣不敢,臣确实担忧武亲王若知道此事,会有些会有些不悦。”
皇帝心里恨不得把姚之洞骂死。
这个姚之洞,在处理公务上绝对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也确实有相国的能力。
可他就是太小心眼。
当初他在朝为官的时候郁郁不得志,求拜这个不理会,求拜那个也不理会。
当初没人把他当回事。
可是没想到,武亲王的一个举荐,就直接把他举荐到了当朝宰相的官位上。
这样一来,一朝得势的姚之洞没少去处置当初那些看不起他的人。
按理说,几乎断他仕途的是武王妃,而武王妃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姚之洞之前和曹家有矛盾。
这算是过节,不管怎么说都是过节。
但又是武亲王举贤不避,这才有了他后来的得势,之前是过节那后来就是恩情。
姚之洞若不是心眼真的太小,就不该提这件事。
然而此人确实是蠢与才兼备的一个人,他是可用之才,朝廷的事,他几乎是过目不忘,尤其是一些各种数据,不管皇帝什么时候问,他都能对答如流。
各部的人,他都也能记得清清楚楚,不管是三品以上的大员,还是六七品以下的小吏。
皇帝所问到的人和事,他都能立刻给出答案。
如果不是因为这样,姚之洞这般睚眦必报的性格,皇帝也不愿意用他。
“你起来吧。”
皇帝道“朕知道你的心思,也知道当初武王妃一句话就几乎断了你的前程,可你现在已经贵为宰相,又是朕的王叔亲自举荐,你难道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姚之洞连忙说道“陛下之大恩,武王之大德,臣不敢忘,臣确实是为陛下着想。”
皇帝不耐烦的摆了摆手“你去盯着英雄大会的事吧,朕听闻最近来都城的人越来越多,治安也越来越差,你身为宰相,当以国事为重至于曹度,朕已经把人交给大理寺卿归元术去查,你就不要过问了。”
姚之洞俯身道“臣遵旨,臣以后再也不敢了。”
皇帝点了点头“去忙你的吧。”
他看着姚之洞躬身退出去,心里还是想骂娘。
江山,国家,朝廷
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可是当朝宰相居然还在因为个人当年的一些私事而喋喋不休。
复兴大楚,何其不易。
站在皇帝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