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想到部队不许普通士兵谈恋爱的条例,担心是他们通信内容被曝光了,影响了韩莹的前途。
最后他终于忍受不了这种折磨,便决定要去韩莹家问个明白。没想到,这一去才发现,韩莹的家已经没有了。
韩家那栋小洋楼的门窗不但被砸得稀烂,还贴上了革委会的封条。小楼外墙上贴着的大字报,是揭露韩莹父母罪行的。他们居然被打成了里通外国的特务!
等“大将”跟周围的邻居们再一详细打听,又得知了一个更惊人的消息,韩莹的父母早在一个星期前,在家里畏罪自杀了。如今尸体已经火化,不知埋在何处了。
那韩莹呢?韩莹怎么样了?
没人知道……
之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大将”一直进行着兜圈子似的寻人过程。
他先风尘仆仆赶到了西安,找到了韩莹入伍所在部队,没想到却听说韩莹被滨城军区的政治处给带走了。
他随后便又赶回了滨城,多方设法下,好不容易见到了带走韩莹的那个军队干部,却又听说韩莹已经退伍复员了,划归街道革委会管理。
好吧,那他再重新找回街道,却又得知,韩莹已经响应国家号召,下乡当知青去了。至于具体去了哪儿,得再去问知青办公室。
当年,下乡插队的人数以万计。滨城的知青办公室人手还不足二十人,又哪儿能管理的清楚?每次都是清退户口,把人统一送到乡下,由当地政府部门进行分配安置。
于是这下,“大将”就算彻底地失去了韩莹的消息。
其实要说实话,对于韩莹父母是否真的有罪这件事,“大将”并不能肯定,他搞不清这么复杂的政治问题。但退一万步讲,即使韩莹的父母真是特务,那他也不能眼看着无辜的韩莹吃苦受罪受牵连,而袖手不理。
所以数年来他一直就没放弃寻人的努力,只是可惜的是,在他多方设法下,韩莹始终杳无踪迹。于是时间一长,就连他也不免渐渐死心了。
但人的缘分实在是一种奇怪的东西,就像一张大渔网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分开的两股绳子就会再次交叉连接在一起。
1976年,非常偶然的一次,一个为了亲戚的婚礼来找“大将”买海参的小子告诉他,说有一个年龄同他相仿的姑娘想要嫁人,个头、腰条、模样都棒!
“大将”听了没在意,以为这小子想让他便宜些,就主动把价钱降了一些,但绝口不提见面的事。没想到这个小子反一口咬定,说那个姑娘保证他能看中,不去见见就傻了。
“真这么好,你自己怎么不留着?再说,你怎么敢断定她能看中我呢?”“大将”半开玩笑说。
“对男人她根本不挑,胳膊腿齐就行。关键有三条,一,她是个‘黑五类’子女。二,你必须出五百块的彩礼钱。三,还得找门路给她的户口办进城里。你下海这么多年,应该有这个财力吧……”这小子看“大将”有点意思,便大概地讲了一下情况。
其实特别详细的情况这小子也不大清楚,因为那个姑娘是跟他表姐一个知青点的,实在受不了农村生活才想走这条路。
在这个年头,“黑五类”可是人人避之不及的东西。另外这笔钱当然不是小数,普通人家绝对负担不起。还有,要把户口从农村办进城市,那也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当时的确有好多姑娘,为了户口宁肯找残废人,找哑巴和瞎子。
不过照这小子话说,其实倒也是件好事,因为要没这些个条件,一个“海碰子”八辈子也找不着这样漂亮的对象!从这方面想,也不亏,艳福可是享受一辈子事!
但“大将”还是不动心,他倒不是出不起这钱,也不是嫌弃“黑五类”,而是他心里容不下别人。可没想到,就在几天后他按约定把海参给那小子送去时,却正好在那小子的家,遇到他的表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