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不偏不倚(1 / 2)

虽然路上出了点岔子,所幸后面的喜宴顺顺当当。姜家村的人赶了这头又去那头,席面吃得是满嘴流油。

钿头老爷家请的是曹家,鸡鸭鱼肉样样讲究。刘五郎请的则是姜桃一家操办,正经六碗,虽不阔绰,饭菜却也十分可口。

入伏之后,抵不住李敖明里暗里的催,王氏跟李昌明商量了一番,李老太爷专门去报恩寺请了人算了吉日,差了十二个年轻后生挑着聘礼跟着绿褙子过了小河来下定了。

聘礼往姜家小院里一搁,把姜家都给震得不轻。

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心里都晓得,村西的钿头老爷家身份不一般,小儿子就算没跟大儿子一样取个城里的小姐,也至少取个员外郎家的闺女,怎么就跟那三寸丁姜强家做了亲家?

再说了,眼瞅着三四年前这强子家还赁着人家的地呢?该不会是租钱交不上了,把自家闺女送过去了?

众说纷纭,这消息跟插了翅膀似的飞遍了姜家村,一时间成为了村民茶余饭后的谈资。

家里有适龄闺女眼红不已,光是这十二抬的聘礼就足够姜强一家年之内吃喝不愁了,还能置办起一份不错的家当。

几个叔婶子端着碗在槐树下吃饭,见大虎牵着小虎路过,好事的道:“大虎小虎,你们算是享了大福了,你姐姐那些彩礼够你们娶三四个媳妇吧?”

大虎目不斜视,牵着小虎就要走。小虎眨了眨眼问:“二哥,什么是娶媳妇啊?为什么大姐的彩礼要给咱们娶媳妇?”

大虎瞪了一眼嘻嘻哈哈的几个大人,一个妇人搁了筷子,阴阳怪气的道:“你们说说,我就该头胎生个闺女,一个不够生俩,养到十二三岁,彩礼钱就回了本,够咱家三个小子讨婆娘,不至于腰都直不起来了还在地里给小子们挣家当!”

“咱们没那个福气,不是生闺女的命,你看看强子家那位,养一个闺女顶三个,嫁过去之后只要补贴点娘家,都用不着下田上山了。”

“就说咱们命苦呢,养这些个讨债鬼有什么用?生个不带把的比带把的强多了。”

说是这么说,要真拿个如花似玉的闺女跟她们换小子,她们却是说什么都不肯的。

张氏在坡那边唤两个小子回家吃瓜,地里刚摘的两百多斤番瓜,自家留了七八个,剩下的一大早就由刘五郎赶车送去镇上铺子卖了。

大虎拦腰抱起小虎就走,跑到屋门前,张氏见他们脸色不好,问道:“咋了?叫你们去送个标尺怎么拉胯着脸回来了?”

大虎气冲冲喊:“娘,那些东西能退的就退回去,我跟小虎用不着那些,大了自己自个会去挣!”

余氏正在点算单子,欣慰一笑:“大虎有志气,以后肯定有出息,就算不是个状元也至少是个探花郎。”

张氏一愣:“你听谁在背后嚼舌根子了?”

大虎青着脸,小虎抢着说:“叔叔婶婶都说咱们是卖阿姐给我们娶媳妇,娘,为什么要把阿姐卖出去?”

屋里的姜强脸上青白交加,本来他们几个大人就商量着留一部分,自个再添一部分还回去做嫁妆,他强子就是再穷再孬也不是那等卖女求荣的人!

“娘,干脆也别留了,都送回去,咱们再添点东西。”

张氏在一旁连连点头:“就是就是,我那攒了些银钱,四床棉花被,两条褥子,我再添一顶蚊帐。”

“我那还有些好料子,四季的衣衫都得做一套。”余氏含笑着看着姜强等人,“宜多不宜少,等收了地里的粮食,再慢慢添点别的。”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说起等到来年冬天该添点什么,大虎松了一口气,抱着半边西瓜跟小虎吃了个痛快。

村西。门扉上的红喜字还没揭,院里的墙缝里还有些没来得得及扫净的炮仗渣滓。

王氏在廊下叫住了睡到日上三竿才起的金雀:“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