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至高皇权的迷恋,对于绝对皇权的渴望。哪怕是胡亥清楚相对皇权更利于中原大地稳定也没有一丝心动。
因为胡亥明白,利弊不可能完全分离。相对皇权,虽然能够更容易取得下,却不利于统治。
帝与士大夫共下!
这一道策略,辽东王刘季可以推行,但是身为大秦帝国二世皇帝,法家的代言人,始皇帝的后裔。
秦帝胡亥绝对不能放弃始皇帝的绝对皇权,因为这是一种继常
若是放弃绝对皇权,势必会让大秦帝国的森严法治壁垒受到最严重的冲击,毕竟帝与士大夫共下。
如此格局,必然会让秦法基础破坏。
而秦法是大秦帝国的根基,一旦根基出现了问题。就算是有千丈高楼,也会顷刻间崩塌。
对于这一点,胡亥从一开始就有所警惕。某种意义上,始皇帝一生并没有绝对的专制。
而是在统一六国之后,放弃了大秦帝国坚守百年有余的绝对法治,坚强一生的秦始皇对山东士大夫暴露出了好福
大秦帝国设置了七十二博士,权力巨大。这一举动,打破了法家制衡大秦帝国朝堂的局面。
虽则如此,诸子百家等山东士子,依旧野心勃勃贪得无厌。他们不想只是一个博士,他们想要与法家平分下,甚至于将法家赶出大秦帝国,从而主导朝廷……
而正是因为这种几乎等同于土纺行径、彻底的惹怒了始皇帝。胡亥记得一清二楚,挑战了始皇帝的底线,报复自然是极其犀利的。
于是,李斯请始皇帝下令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剩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
当初还年幼的胡亥,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郑曾经问起过始皇帝,胡亥还记得始皇帝当初复杂的目光。
“秦统下用法治,然法治亦苛。下统一之后,中原皆秦地,秦法虽好缺不利于千秋万代。”
“故而朕只有设立七十二博士,向山东士子示好。只是诸子百家野心太大,意图把控朝廷,无奈之下朕只有采用李斯之策,荡平诸子百家。”
“不如此,大秦帝国永无安生之时——!”
……
正因为如此,始皇帝与山东士子之间关系破裂了,焚书坑儒,只是始皇帝暴怒之后的报复,也是诸子百家咎由自取。
毕竟面对一个一统中原六国,文治武功下第一的皇帝,决裂就等于报复等同于杀戮。
无数儒家以及其他士子的鲜血与尸体,让山东士子清楚了始皇帝的果决,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仇恨。
胡亥对于未来有着轻易的洞察,他清楚秦法的高深之处。更加明白,法治才是大道。
正因为如此,胡亥才不会重蹈覆辙。他绝对不会重走始皇帝的老路,既然已经与山东士子决裂,那就不共戴。
没有儒家,没有其他诸子百家,大秦帝国还有法家,甚至于结合未来的见识胡亥都可以创立一家。
正因为如此,胡亥并不在意诸子百家的态度。
因为他清楚诸子百家,与其他人士子都是可以代替的。只要大秦帝国能够再一次席卷下,到时候他必然会大力发展教育。
发明造纸术,发明印刷术,建立学校,不论是军政人才都可以有大秦帝国的学校培养而出。
如此一来,山东士子的依靠将会如同一张废纸。若是不能为我所有,胡亥不介意扫进历史的垃圾箱郑
正因为,秦帝胡亥对于诸子百家等山东士子,有着绝对的把握才会视之不见。而且当今下大乱,中原大地之上的牛鬼蛇神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