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认知同理心(2 / 2)

这一套小玩意,林行知将其为便携式皮电反应系统。

皮电反应,也称做心理电反射,其原理是当机体受外界刺激或情绪状态发生改变时,其植物神经系统的活动就会引起皮肤内血管的舒张和收缩以及汗腺分泌等变化,从而导致皮肤电阻发生改变。

可用于监控情绪波动、精神压力等。

当然,由于这套便携式皮电反应系统非常简陋,导致数据上的精准度不够,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得出的数据噪点颇多。

不过,林行知别出心裁的在电脑编译器上进行了个性化设定,简单优化了部分噪点,设定大量的个性化识别模块。

这样,编译绘制出来的周期指标,也算是有效数据了。

林行知这些小举措,只是为了更好的控制自我情绪。

他一直认为任何非理性的情绪,都会干扰一个人做出正确的决策。

而想要学会管理并控制情绪,就必须了解自身的情绪反应。

皮电反应,便可以将一些自我没有察觉到的情绪变化,进行可视化处理。

有了可视化工具,林行知便可以通过内省的方式,将导致情绪变化的情景提炼出来,从而达到控制情绪的目的。

这项能力,林行知还是很有自信的,仿佛与生俱来一般。

而且,从幼年有记忆的年龄开始,林行知就一直在锻炼这种能力,直至今日。

要说难做到的,当属认知同理心;

简单的说,就是设身处地的对他人的情绪、情感的认知把握与理解。

或许是林行知年幼的特殊经历,再加上自身刻意对情绪的压抑,导致认知同理心并不健全。

不过,在经历了大量有意识的学习,从日常生活,如父母、同学、陌生人,外加上大众常规化的表情与动作特征,林行知已经能对他人的情绪与感情做出恰当的反应。

不同于常规的认知同理心,林行知并不能做到感同身受,似乎只是掌握了一种心理技巧。

正如与张诚安所说的香烟比喻,林行知借用了张诚安先入为主的自责心理,撰写了一个从任何立场看待,都是客观事实的回答。

既没有说谎,又成功诱导了其真实心理。

在林行知看来,既然无论哪一方的主观都认为这是对的,那主观便是客观的,也是没有错误的。

或许,这应该称之为语言的艺术,认知同理心理论的一种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