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国源源不断运往洹国,而且,米粮价格与往昔无异。
令得一众洹人颇感愧疚,想想短短数月,熟铁价格已然翻了数番,这吃相自觉颇为难堪。
洹皇常感叹“投桃报李,方可长远。”
于是,在洹皇的有心推动下,熟铁价格下落了三成。
一切,便在此番看似蒸蒸日上,你侬我侬的美好中,朝着彼此预期的方向发展着。
大周国,近来的日子并不好过。
朝廷上下颇感压力,原因无他,银根已然吃紧。
户部尚书在朝堂之上,已然数次声泪俱下哭诉国库已然见底,其余各部莫再整天逼迫户部放银了。
其余大臣皆深感担忧,一个国家,若是银钱断流,要不了多久必有大乱。
好在,齐国的米粮从未断过。
有米裹腹,起码,民心尚不至于乱。
在此番窘境之下,周太子变卖田产,捐银十万两。
而周皇亦下令,整个皇宫由周皇开始,缩减日常开销。
众臣见状,无须多言,纷纷捐银。短短五日,筹得银钱一百二十万两。
若有人此刻到访大周,便会发现,日常最为热闹的酒肆、烟花之地,近日来,却是冷落异常,几无人光顾。
眼下的周国,便是呈现一股怪异之状。
便若一穷困潦倒之人,口袋空空,却偏偏三餐无忧。
周洹二国,便在此种疯狂、怪异之中,不断的出各自的经济骨血。
终于,捱过了春耕,周国的米粮价格终于日渐走高,而洹国举国上下皆陷入亢奋之中,终于发现手中所捧的那碗米饭居然价值一两纹银之时,洹国坐不住了。
史书有记洹崇武历二十九年,洹派使臣出访大周。于大周朝堂之上,使臣疾呼双方贸易之互惠关乎两国福祉民生,却遭周国文官嘲笑。
周臣言洹之熟铁,去年初时,千斤一贯,今千斤六贯。贵国满口的福祉民生,仅限贵国乎?今贵国缺粮,周不计前嫌,供之,已是出于大义,贵使当知,贪婪无度,终伤自身。
洹使无言,待其返回,周之米粮复涨。
此刻,洹方略有醒悟,只是为时已晚,吞进去的,终究是要吐出来的,虽颇为不忍,却亦是无奈。
洹之对策便唯有忍。
忍过今年,待来年春耕,莫再将土地荒废了。
而此种忍耐,终究如大坝泄水一般,待到水竭之日,便是大难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