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东北的艺术细菌(1 / 2)

配音天王 雅玩居士 2937 字 2021-01-02

回到工作室,众人边听素材边剪辑,彭飞道“现在喜剧好像被东北人占领了?”

“对啊,他们哪来这么多艺术细菌?”

众人哈哈大笑,宁远摇摇头,没办法,王勉也是东北的。

9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一个身着灰色中山装、蓝色八角帽的徐老蔫登上舞台,张口几句话就获得了观众阵阵掌声,他是赵本山。

今年一个来自大城市铁岭的北大学霸登上《脱口秀大会》的舞台,也依靠几句话就获得观众阵阵掌声,她是李雪琴。

从赵本山到李雪琴,从小品到脱口秀,从线下到线上,从北国到南方,搞笑、幽默,几乎成为东北人的标准人设,不用刻意甩包袱,随便几句话就能引得旁人哈哈大笑。

“我绝对东北人幽默的最大原因只有一个。”韩成满脸认真分析道“我还专门研究这个问题,就是冷!”

“南方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但在东北秋收过后,基本就要进入长达五个月甚至更长的农闲时间。不下地干活,能干啥?”

“当然是在家待着,零下二三十度,任谁也不愿意出去。一旦在家,就有闲的时间,可以串门,可以待客,可以搞一些室内文艺活动。于是闲聊、听二人转就有发展机会对不对?”

宁远一愣,你还别说真有点道理。有吃有喝,又有闲就能有聊,一来一往之间,语言的幽默感逐渐形成?

语言离不开自然地理环境,更离不开语言环境。特别是一个神器叫炕,一个绝对离不开的场所环境。

不仅是休息、睡觉的地方,更是一个东北人日常生活的核心场景。吃饭有炕桌,储物有炕柜,就连接待客人也是在炕上当客人来到家里时,为表示热情,主人往往会说来,进屋上炕,暖和暖和。

客人进屋首先把厚重的外套脱下,简单叠放在炕上,随后脱鞋,盘腿坐在炕上。这与城市里坐在沙发上聊天不同,其中最大的差异是盘腿。

一旦盘腿,人就放松了。还记得99年央视春晚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访谈节目主持人崔永元见黑土大叔、白云大妈有些紧张,就说这个谈话节目,实际上就是说话,就是聊天,就是唠嗑,就是你们东北坐在炕上唠嗑,所以您在家什么样,在这就什么样,别紧张,好不好?

那这是放松的事儿!本山大叔随即把一双鞋给脱了,盘腿坐在椅子上。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也是在80年代诞生的,当时陈佩斯、朱时茂、姜昆等是这个舞台上当之无愧的头部明星。

彼时的赵本山还没有出现在全国人民的视线中,但在他的老家辽宁第一届农村小戏调演上,以一出拉场戏《摔三弦》火遍东三省。

他扮演的张志手持一支长棍,走路时用它指指点点、避免磕碰,当放下长棍拉二胡时,不是随意地把棍子放在地上不管,而是放好后用脚踩着。

这个细节也许观众没有注意到,但正体现出赵本山对生活的观察。盲人放下木棍时要用脚踩着,因为怕别人把棍子给拿走了,脚踩着才放心。

不得不说他塑造的人物具有浓厚的边缘性特征,比如说生理障碍的盲人、不务正业的算命先生二混子。

农村、农民、赵本山,三点一线连接起来,勾勒出东北文化的地形图,这一地形图的最大特征是搞笑、幽默。

作为借助电视媒体所的想象空间,春节联欢晚会毫无疑问画上时代的痕迹,成为社会语境的产物。

比如《牛大叔提干》中牛大叔对社会造假现象的抨击装经理,现在经理也多,连我们后院儿老杨头养两只种羊,现在都管他叫羊种。

硬生生打脸当时的拜金。

另一个熟悉的身影范伟,彼时的范老师还未转型,专门塑造反面典型。什么领导司机、领导秘书、看不起劳动人民的小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