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青苗(1 / 2)

放了三天的假,等上朝时,大臣们也算休息得很不错,虽然早起,但是个个精神饱满,见到华世宜时不住的道喜,华世宜笑得脸都快僵硬了,才走到了最上首等着进殿。

阮行匆匆而来,华世宜多看了他两眼,阮行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朝台阶上走去,华世宜见四下官员各自议论,没搭理她这边,才低声问道“昨天我走后,那河南王怎么样。”

“别说了,不知道怎么说自个身子痒,换了好几个大夫,找了太医也没用,半道上就把后背挠地都是血,今天估计要趴在四方馆呢。”阮行苦着脸,眼下的乌青格外明显。

华世宜想笑又不敢笑,只是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一眼阮行,倒是连累阮伯伯了。

“二位正在说什么?”魏然笑眯眯迎了过来。

“哦,倒是没什么,只是昨夜河南王闹出了点动静,正在跟华相解释。”阮行说道。

魏然目光投到了华世宜身上,“前几日宫宴,河南王出言不逊,世宜可千万不要往心里去。”

华世宜不动声色的挑眉,“自然,国舅请放心。”

魏然正想再说两句话,里头已经宣进殿,大家各自站好在华世宜的带领下往宣政殿走去。

早朝刚开始,魏国使臣就来了,司马淳同意了魏国要求明年通商往来的要求,大概是因为有使臣在,原本李文忠打算弹劾张威一事就暂且放在不提,朝会结束,司马淳再招中书省官员进清思殿议事。

“华相的意思是,定青苗法?”

“可是青苗法五年前才刚定好,华相是觉得有什么地方不足么?”

中书省的官员已经跟华世宜合作了一段时间,差不多都是了解了对方的脾性的。

中书舍人王禄沉吟道“其实我之前也觉得原先的青苗法有些含糊不清,重新制定也是好事,不如先听听华相的意见。”

华世宜对王禄笑了笑,对身后的主书点点头,四位主书将手上的草稿分发下去给几位大臣阅览,再有一份呈交给了司马淳。

“大人觉得,借钱借粮自愿?这样朝廷粮食的收成不是少了么?”有人提出异议。

阮行道“昔年国库官银不足,军粮也凑不齐全,可今时不比往日,咱们如今已经将盐田矿土国有化,光是这些上面的进益,已经足够填补全国的粮仓了。”

王禄点头,“是这个理,这改的第一条就是自愿决定借贷与否,我觉得不错。”

“既然如今国库充盈,很多法则都可以因时而变化一下,把以往为预防饥荒的常平仓的钱谷当作本钱,按照春秋两季去发放。”

“嗯,第一季就定在正月,春季的时候才好耕种,别耽误了农耕,第二次发放就放五月,秋收冬种,利息就随着两季纳税拿回来。”

“嘶,可是这样常平仓的稻谷不就空了么?”

“这也是我要求放出常平仓稻谷的理由,我看过户部往年的卷宗,每年屯下来的粮食大部分因为管理不当,或者天气影响,都发霉发烂了,要么就是便宜了鼠蚁,吃的食物,总有一个保质期,过了这个坎,存太多,也不是给人吃的了,二则么,闹饥荒正是因为百姓不够富裕,家中没有存粮才挨不过去,若是有田耕种,有收入,有存粮,等到朝廷派钱接济,饥荒就不成问题。”

“那这个本钱担保呢?会不会麻烦了一点?”

“是啊,百姓们其实有一部分本来就不爱借贷,再多一个担保,手续就上就累赘的多。”

“但是这个对咱们朝廷有利啊,这上面也说了,若是嫌麻烦,不必一户一担保,可以五户,十户凑在一起组成一保,然后那些没土地的佃户就由主家担保,其实并不费事,只是在账簿上,签字画押而已,这样咱们借出去的钱,也不用打水漂了。”

“我觉得还要再加一条,这借贷的款项可以根据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