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元戎与花头(2 / 2)

位,都不应当过于突出。

这是李来亨控制朝政的一大准则,而且刘芳亮南征北战多年,至今无子嗣,尚未享富贵,这是李家对不起刘芳亮的地方,所以李来亨留他在北京,赐宅赠金,也是有一些希望补偿刘芳亮的意思在。

毕竟闯营最早的一批元老们,过去跟随李自成转战天下的时候,留自己的性命都未必能够保障。大将们都是暴露于野以十年计,朝不保夕,谈何娶妻生子?

等到李自成建号为唐王,以及后来在太原称帝建立大顺以后,闯营元老功勋们才纷纷有了固定的居所,开始建立家庭。

但谁能想到,没过多长的时间,获鹿一战,李自成战死,随即杨承祖发生叛乱,整个西北地区陷入巨大动乱之中。

大顺朝又面临了一次生死存亡的考验,在那样危急的时刻里,哪里还有人有闲心思去考虑娶妻生子的事情呢?

以至于到了今天,顺朝建立已有四年之久,但上至方以仁、郭君镇、刘芳亮、顾君恩等位极人臣的勋贵们,竟然绝大多数都还没有后嗣。

李来亨对这种情况,有时候也感到亏欠功臣,所以近段时间,常常赏赐功臣,也鼓励他们留在开封安享太平。

不过这种情况,后来对于顺朝政治结构的发展,却造成了一些此时人们绝想不到的、潜移默化的重大影响

那就是开国元勋一带的后嗣们,由于几乎没人经历过明末顺初的农民起义战争和抗清战争,甚至很少有人经历过天法朝初期波澜壮阔的大开拓,所以顺初的元勋二代们,几乎没有能够在朝堂上占据什么显要的位置。

军事勋贵阶层,很早就退出了大顺朝廷的主要舞台,成为了安享太平的一代人。

而代替勋贵阶层,在国初战争中填补了顺军军官权力空白的群体,就是以野战军随营学堂毕业生为主的“行伍将帅”以及后来那些更专业化的各省讲武堂毕业生为主的“军校将帅”。

由于行伍出身的军官,大多数都是由野战军一线士卒,一路靠战功晋升上去的带兵官。他们大多熟悉戎务,军事履历和经验异常丰富,出身多贫苦,而且很多人参与过国初的农民起义战争和抗清战争,因此常常自称为“元戎”,是为顺军中的一大重要派系“元戎党”,或称军中秦党。

那些各省讲武堂出身的青年军官,则正好相反。他们中的不少人都出身于较富裕的搢绅家庭,由于其家庭皆属于较早投靠大顺军之列,多数还有着良好的官场人脉关系。

讲武堂毕业的青年军官,大多数都会先做地方军队的参谋官,其中最优秀者则直接晋升入参军院办事,一俟履历丰富以后,就可能被空降调任为级别较高的带兵官。

相比百战而得一军阶的元戎党们,这些年轻参谋们可谓走在一条青云捷径上面。

由于讲武堂学生毕业时,都会获赐天子所赠扬武剑,所以这一重要派系,亦称为“扬武党”,或称军中楚党。

因为多数“元戎”,喜佩戴彰显其行伍身份的腰刀而非扬武剑,而且籍贯多为陕西、河南两省,所以元戎党有时又被敌对派系蔑称为“刀客”。

扬武党则由于大多为参谋官出身,而参谋官佩戴的军盔,都会配有红色羽毛,所以其也常被蔑称为“红毛”或“花头”——在近代困扰顺朝的军中激进派势力“花头党”,名称即来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