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独立女性新格局?(1 / 2)

“这段时间三十而已不是爆火?”胡方笑道“平心而论拍的还算可以,尽管没办法跟国外的同类剧如《欲望都市》《东京女子图鉴》相提并论,也很难看齐大陆十几年前的《粉红女郎》和《好想好想谈恋爱》,但在优质电视剧愈发匮乏的当下,还是要比《精英律师》强1000个《娘道》。”

沈锋哈哈大笑,没错,这几年国产电视剧在蹩脚编剧和流量小生的加持下,大都开始放飞自我。什么19年奇幻大剧《封神演义》里杨戬爱上苏妲己,豆瓣喜提33分;

被两大卫视安排在黄金档的《如果岁月可回头》鸡汤废话一箩筐,让靳东的油腻程度从92号提到95号;

更别提剧版《爵迹》……

咱们的文艺事业越来越向足球看齐,心安理得的做最差!

所以《三十而已》在一众矮子里面,绝对能算将军。包在提拉米苏里的老鼠药,要比搁在农药柜台上的百草枯更容易让人中招。

“前几年盛行的粗制滥造、大干快上、故事虚假、内容苍白的现代都市剧相比绝对不能算烂剧,但它最大的问题在于创作水平仍然是源于生活而低于生活。”

“一旦到需要展现人性及主题真理性的场合,国产剧就瞬间切换到冲突不够,人渣来凑的狗血模式。从《我的前半生》里的陈俊生、《都挺好》里的苏大强、再到《三十而已》里的许幻山、梁正贤、林有有,剧情全凭脸谱角色的行为不端来推动?”

胡方认真道“在戏剧理论里,概念化、标签化、扁平化的叙事手法必然是简陋和低级的。老编剧上学那会儿教的是你想表现“我爱你”,台词就得写“我不爱你”。”

“因为人会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这叫生活修正本能。但现在的剧都很弱智你爱她就说爱她,你人坏就得掉渣。”

沈锋嗤之以鼻,垃圾能够登堂入室,还不是和网络平台开口我有大数据,闭口目标观众群的生产环境有关?

前几年因为大i剧,业内涌入不少业余编剧,这批人的创作能力在行业及格线以下,导致很多影视作品在剧作环节是零分甚至负分。

比如那个叫什么钟晓芹的明明只是上班族,没有写作基础,没受过专业训练,第一次辞职写,就拿到150多万的版税?

如此天赋,余华看了沉默,莫言看了流泪,村上春树看了撕心裂肺……

这个虚假剧情折射的,正是一类随便写写就是写,随便编编就能当编剧的幼稚想法。

成熟的作家、编剧均是创作职业化的结果,就是说一个有天赋的写作者如果不把百分百的时间精力都投入创作,便根本不足以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

全职写作有相应的风险与代价,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就讲一个人作家在决心写长篇之前,必须有足够多的原始积累保证自己不会挨饿。

编剧艺术是时间的艺术,作品深度是作者的深度,内容行业是农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剧集制作再怎么产业化,也不能让讲故事的人产出化。

业余编剧缺乏深度,缺乏生活的沉淀和积累,但又想出作品,就不得不靠脑补和瞎编。

而脑补和瞎编的成果,一定带着标签化的强烈俗套。比如在描绘都市渣男这个问题上,绝大多数业余编辑只能往“窝囊废、小气鬼、骗炮男、陈世美”这四种类型上去编,毫无新意。

不光是新一代的编剧,受校园青春疼痛文学启蒙的新一代观众也有同样的问题——纸媒时代追郭敬明,门户时代追木子美,移动时代追咪蒙……

对生活的理解更多来自于别人的填鸭和投喂。遇到经验之外的艺术复杂性与历史厚重性,就用三观不正强行消解。人人

于是在新一代观众眼里,《包法利夫人》变成两个世纪前作天作地作死自己和老公毁了一家子人的法国女文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