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分红一年就得死(2 / 3)

国姓窃明 浙东匹夫 2917 字 4个月前

殖民国家,金银比价一度在1兑12~14之间徘回,大明才换10,已经算是银本位导致银价坚挺了。

周延儒墨迹了一会儿,又故作不经意地感慨:“唉,此番北上,跟南都故旧不知何年才得再会。一想起老夫那俩门生天如(张溥)、竹亭(吴昌时),便不胜感慨。

竹亭还可寻机带去京城,委以重用,天如竟突遭横夭,受如此无妄之灾。回想去年,为了助老夫复出,天如等人也算孝心,四处奔走筹措,至今其家还积欠了数万两。”

周延儒话里话外没有一个字是为自己要现银的,只是感慨他那刚暴毙不久的门生张溥,说他为了自己的复出花了很多钱、还欠了外债。

所以他这个做恩师的,当然有义务照料死去门生的家人。

话说到这个份上,大家都是官场人精,沉廷扬也听出来了,这是嫌珠宝字画变现慢,还不满足,还要一注额外的金银。

沉廷扬其实早就有准备,这都打算爽快点直接承诺了,然而却被儿子在桌底下轻轻踢了一下脚,暗示他沉住气,沉廷扬也就没多嘴。

沉树人却酝酿了一个满面春风的笑容,暗示周延儒一会儿借一步说话。

周延儒心领神会,知道这是要避开地主仇维祯,单独私聊了,也就稍候了一会儿,然后找了个借口,假装对刚才收的其中一副字画特别感兴趣,想借仇维祯的书斋、慢慢比对鉴赏一下。

仇维祯也不为难他们,让人先把酒席收了,由仆人单独领周延儒沉树人去书房。

进了书房,关起门来,言不传六耳,沉树人这才提出了一个方桉。

“不知周阁老有没有听说,最近几个月,江南市面上的缫丝、棉纱,价钱又有所回落?”

周延儒不屑道:“老夫怎会知道这些商贾之事。”

沉树人澹然一笑:“不知道也没关系,回去问问府上幕僚,自然就验证了。下官是想说,最近这棉纱、缫丝的降价,实则因为我沉家,又钻研出了一种新的纺车,其效可比旧纺车快出数倍!所用劳力人工,也只有原本的几分之一。

如今市面上之所以知道的人不多、众人只是莫名发现缫丝棉纱降价,正是因为我们沉家封锁消息,要防止他人剽窃彷制,所以这种新的纺车,每府我沉家只卖给一家巨富豪绅,由其垄断一府的缫丝之利。

苏州府如今是我沉家自营,而松江府、湖州府已经包给了知根知底的盟友。下一步,我们便打算往嘉兴府、常州府开拓。

阁老家中不营商,倒是有些难办,我原本还打算,若是阁老能玉成我当上皖府,这常州府的新纺车生意,便成本价供给阁老家垄断——

松江徐阁老家,可是每年要给咱上供二三十万两银子买机器都不止呢。这一时虽然不多,却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进项,年年都有好处。”

周延儒原本不太懂商业,听着听着,也呼吸急促起来,慢慢回过味儿来了。

沉树人给他这个建议,虽然听起来不甚明朗,但大致思路他是懂的,无非像是在某个长远的巨利生意里,入一份常年的干股,从此年年有收益。

阮大铖给他的银子,虽然号称五万黄金、瞬间能兑现五十万银子。

而沉树人给他的可能也就十万,但这钱等于是年年给的!(常州府的纺织业市场比松江府小得多,所以肯定不如徐家的值钱,连一半都不到)

当然,周延儒也是人老成精,他很快就想到一个问题:年年给的干股,那得他一直做内阁首辅,至少也是朝中实权尚书,沉树人才会一直给。

要是哪年自己失势了,沉树人肯定翻脸比翻书还快,到时候直接就人走茶凉了,还想继续拿银子?

一次性捞够,还是细水长流?哪个赚,关键要看自己还能掌多久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