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就类似完整版的塞尔柱,宋朝则是现在的塞尔柱。而西夏,则是塞尔柱分裂时出现的苏丹国。
因此,大明征讨西夏,不算侵略扩张,只不过是收回失地。
安瓦里还不知道塞尔柱大败的消息。
跟他一起出使大明的宰相穆勒克,早就已经回去复命,并且参加了卡特万之战。
而且,穆勒克还是塞尔柱大军的副帅,负责指挥当时没进山谷的部队。他亲自带队冲锋想要救出桑贾尔,却终究还是失败了,独自骑马逃跑不知去向。
“赵先生,这个字是读狄吗?”安瓦里不再谈西夏,而是拿着《资治通鉴》请教。
除了周边国家的使者,其余海外使者对西夏灭亡没啥概念,只当大明又灭了一个邻近小国。
此时此刻,常驻洛阳的大理、日本使节,已经在四方馆里吓尿了!
照这个趋势下去,大明会不会攻打他们?
赵士樽凑过来一看,说道:“这个字不能读狄,应该读悌。祖逖北伐。祖逖是东晋时期的大英雄,跟他有关的成语有好几个。闻鸡起舞、先吾着鞭、中流击楫,讲的都是祖逖。”
安瓦里又问:“有如大江是什么意思?”
赵士樽道:“一去不返。”
他似乎嫌这样解释太累,干脆把文章大意全部讲出来:
“祖逖是范阳人,少年时就有大志……当时晋室携百官南渡,祖逖却要收复中原。他向皇帝请愿,皇帝给他封官,却只给他一千人的粮食和三千匹布。”
“祖逖带着随从百余人,就这样渡江北伐。船行至江中,祖逖击打船桨说:如果我不能扫清中原收复失地,就如这大江一样一去不回。他在淮阴打造兵甲,招募到两千多义军,说降中原一些互相攻打的势力,一战击败石虎五万大军,果真是收复了中原……”
“可惜,就在祖逖想要率军杀过黄河时,东晋皇帝派来大都督,夺走祖逖的军队和地盘。祖逖忧愤而死,他收复的国土也再度沦丧。”
安瓦里拿着大明简易地图,在赵士樽的指导下,对比当时的地名,搞清楚祖逖的北伐路线。
良久,安瓦里叹息:“祖逖果然是一位大英雄。”
赵士樽笑道:“当然是大英雄。第二批被请进武庙的先贤,祖逖排在第一位。陛下亲自题词评价:中流击楫者,华夏之英杰,千秋之典范也。听说在洛阳武学里,军校生必须背诵祖逖北伐一文。”
安瓦里认真阅读此文,并把几个成语抄写下来,非常高兴自己又学到了东西。
赵士樽却是出去溜达,他已经报名参与编修《西夏书》,顺便学一学那种西夏文字。
走到隔壁院落,却见一堆人围着石桌看东西。
一人突然惊呼:“岳都护真乃当世冠军侯也,恐怕接下来的献俘大典,他也要被封王吧?”
另一人说道:“不可能封王,国公、郡公都够呛,估计会是一个县公。”
先前那人点头道:“也对,岳都护军中资历太浅,目前封一个县公已是极限。”
赵士樽走过去问道:“你们在看什么呢?”
“兵部发来的详细战报,让翰林院文史馆整理留档,作为史料存进藏书楼里。”
“岳都护立了大功?”
“何止大功。去年秋天,岳都护率五千骁骑,数日之间收复河西三城之地。又疾驰北进,与韩都护携手大败李察哥十万军队。今年被克夷门堵住南下之路,他从沙漠绕道奔袭,六千骁骑直插兴庆府。继而攻占五万重兵防守的怀州,俘虏西夏军民十余万,缴获牲畜、战马、粮食无数。正是岳都护把兴庆府周边搅得一塌糊涂,才吓得西夏另一路大军统帅弃军而逃。”
“是啊,如果没有岳都护,估计这一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