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1 / 1)

第467章

随着芙蓉园招贤纳士事情的发酵,在长安城周边的热度也是越来越高。

而这时候,李秋更是在这本就快速膨胀的火焰上面又浇了一桶油。

他直接宣布,但凡成功录用芙蓉园的人,他的符合条件的子女,可以免费进入芙蓉院中读。

前文也了,在这个时代,所有的晋升途径,都牢牢把持在门阀士族的手中。

平常人就是想读识字,都是太艰难的一件事。

而李秋和芙蓉院,无疑是在这毫无希望,密布阴云的天空上,狠狠的戳了一个大洞。

如果之前的芙蓉园用厚禄为吸引,对于很多有家传手艺的人吸引力不足。

毕竟那些真正有绝学,有绝技的人,是不愁赚不到钱的。

可是这能让他们的孩子,读识字,拜名家大儒做老师,这种诱惑任谁都拒绝不了。

于是在这个消息传播出去之后,不仅是长安城周边,就连整个关内,甚至是山东,江南,都陆续的有人在往这里赶。

随着芙蓉园这边的声势越闹越大,朝堂上关于李秋和芙蓉园的奏本,也如同雪片一样,堆积在了李世民的案头。

可能后世人是无法理解的,李秋目前的这种做法,对于当时的世人,学士们来,是何等的大逆不道。

是何等的不可接受。

要问有什么东西能让古人谈之色变?

那么奇技淫巧无疑总能在榜上占据一席之地。

这个出自《尚·泰誓》的成语,从一开始出现,就坐稳社会鄙视链的最底端。

《礼记·月令》记载,在季春和孟冬由工师组织制造器物时,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

自郑玄开始,人们普遍把奇技解读为奇异的技能,把淫巧理解为过度工巧。

在儒家,坚持的是重义轻利。

而奇技淫巧则是代表那些让人玩物丧志的技艺。

而早期奇技淫巧的产物,多是享乐色彩远大于实用色彩的。

因而儒学和奇技淫巧几乎天然地成了一对死对头。

封建社会两千多年,儒学作为正统学的时间就占了十之八九。

所以奇技淫巧被抵制了数千年,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之事。

在影响力也持续数千年的道家,奇技淫巧依然是他们否定的对象。

道家追求道法自然,推崇朴、真的品质。

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活。

于是追求技术发达,侧重浮华享受的奇技淫巧,与道家思想也成了命定的对手。

只是它连儒家思想都比不过,再受道家的抵制,自然只有更加被鄙视。

此外,就是重视技术发展的墨家,对奇技淫巧也持抵制态度。

墨家重视逻辑和实验,与其他学派相比已然是非常认可技术的价值。

但墨家也坚持兼、非攻、非乐和节葬。

因而把满足贵族骄奢淫逸生活作为主要目标的奇技淫巧,与广大底层百姓也形成了对立。

在秦汉时期,国家是明确地重本抑末。

当时农业工具用得着过度工巧吗?

用不着。

巧夺天工的手工业产品有市场吗?

有。但国家此刻就是想抑制商业的发展。

所以为了促进农业而压制商业,奇技淫巧这样可增强商家竞争力的事物,自然会上政府的黑名单。

汉高祖不允许商人衣丝乘车,汉武帝向工商业从业者征收重税,就体现了政府对奇技淫巧的否定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