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回京(3 / 3)

文艺时代 睡觉会变白 2888 字 4个月前

吕勒笑道,又挥了下手,道:“这是一伟的工作室。”

刘一伟伏在桌子上正写着什么东西,抬起头,操着他独特的川味普通话,笑道:“别听他的,你见过有这样的工作室么?”

褚青只得跟着傻笑,他一直就没搞明白,这货不是教做菜的么,怎么会出现在一部电影里,还特么是制片人?

刘一伟的确是靠着今年播出的《天天饮食》,才慢慢被观众熟知。但在此之前,丫在京城文化界那可是真真的腕儿。

他非常碉堡的诠释了自由职业这个概念,写专栏,写歌词,写广告创意,拍mv,制作专辑和电影,反正和文娱沾点边的都做过,而且都干出了点名堂。

94年,他就投资组建了一家唱片公司,算是最早试水的那批。后来央视电影频道成立时,他又以制作顾问的身份参与企划和筹建。

这种主儿,标准的圈外无人知,圈内是大咖。

他跟吕勒就是早些年拍电影时认识的,吕勒从去年就开始琢磨一个故事,拽他一块攒剧本。俩人事情都多,拖拖拉拉的,今年初才完事。

刘一伟人面广,从家空调厂拉来150万预算,又找来紫禁城公司合伙,挂他们的厂标。这公司也特吊,京城所有厅级的官方传媒单位,都是它老板,根正苗红,实打实的体制内企业。

这电影的男主角,他本来中意王志闻的,年龄毕竟合适。但吕勒在柏林看完《小武》后,就迷上褚青了,一直想找机会合作,刘一伟不好驳老朋友面子,只得叫来试试镜。

三人正在闲聊,从外面屋子里,传来一阵很清脆的脚步声,鞋跟“哒哒哒”点地,利索爽快。然后敲了几下门,进来一人。

长发,高个,红色的薄外套,眼睛里带着许久不见的笑意。见了褚青,眸中微怔,然后从里面慢慢抽出一丝温暖,就像已经低落入了尘埃,此刻又从尘埃中开出的花。

那般的热情和鲜艳,让他心都抖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