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特殊的直奏慈圣宫的章疏,经太后先看过后下发回内处理的。
李佑信手打开上面一本,入目看去立刻不淡定了。
这是一本御史弹劾:“臣闻有舍人李佑窃据中枢,堵塞言路,o人耳目,én蔽天下谗言虽巧,佞语虽甘,信之必灭,若谀词满布,则社稷危矣朝廷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圣主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
&nn的邸报满篇阿谀,io人心,再这么胡搞下去,我大明江山就要毁在他手里了
这算什么?自觉做了一件好事,维护了安定和谐大局,李佑对于被弹劾始料未及,仿佛遭遇当头一bān。
其实不止一bān,是七八bān,还有好几本都是差不多说辞的弹劾。
李中书吃饭时,仍为此闷闷不乐。
一旁的秦舍人劝慰道:“你将别人饭碗砸了,别人自然要从你身上找回来。”
“什么饭碗?”李佑不太明白。
原来国朝负责监察的科道言官也都是要考核任务量的。六科还好点,都有专én对口的政务,对事不对人的从ji蛋里挑点骨头就能jā差。
但一百多个御史,不是人人都有出去巡视的专务外差,所以为了完成工作量,没事就要主动去找事来进谏。邸报就是这些无差事御史的重要闻来源,每天扒拉几下邸报,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合理不顺眼的地方,随即就可以题本上奏刷工作量了。
问题就出在这里了,李佑凭着经验把邸报办的ā团锦簇天下太平,那按习惯守着邸报找yin暗面的御史们就真不太平了,这不叫砸人饭碗叫什么?既然李中书绝了大家的口食,那么大家就要从李中书身上找回来。
搞明白了前因后果,李佑目瞪口呆。这就是大明特sè的言官啊,面对这些唯恐天下不làn的人,那邸报审不审的有什么意义?
算了,以后让通政司随便写罢,自己何必费力不讨好,背负上堵塞言路这个罪名,自己non不好真要列入明史佞臣传了,李大人有些灰心的想道。
但是当李佑吃过饭,回到东时,又有慈圣宫中官传诏到——李佑办理邸报忠恳勤勉,赏银五十两。
对此李佑寒风中凌làn了,钱是小事,但这代表着太后的态度,太后她老人家对自己的邸报很赞赏
二选一,权力带来的不但是感,还是麻烦…李佑感到自己给自己挖了大坑,当初真是何苦贪权?不然就不会沾上这个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