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成功!
研究组以横向反重力场制造出了光线昏暗区域,只是看着区域内的光线情况,一定程度上就能确定其已接近强湮灭力场。
“肯定是强湮灭力场,不存在其他可能性!”
“光线明显暗一些,只是强度的影响而已……”
“这要比实验预计还要高吧!”
他们的实验目标是制造出叠加力场,再进一步才是强湮灭力场,结果制造出了介于叠加力场和强湮灭力场之间的场力。
在庆祝之余,实验的操作人员也在继续工作,他们很快测定出了光线暗澹区域的强度。
“在距离装置一米二附近,力场强度为1.09。”
“力场最内的薄层,强度为3.13。”
“力场从内到外,强度快速衰减,和实验前的判断一致!”
何毅带着激动作报告说道。
汤建军是实验组的二号人物,但他在一直处在‘思考人生’状态,再加上专业方向是核磁,而不是湮灭力场,就只在一侧旁听而已。
王浩也露出了笑容,他对于实验成功并不意外,但制造的场力强度还是让人欣喜。
3.13!
这个场力强度比预期还要高一些。
一阶电磁波的湮灭临界值接近自然常数e,也就是在2.7183左右,3.13足可以让传过来的电磁能量完全湮灭。
王浩深吸一口气,总结道,“我们的实验成功了,研究可以进入到收尾阶段。”
“接下来,仔细做记录,并准备下一个实验。”
“我们需要更详细的数据……”
会议室所有人兴奋的欢呼起来。
他们确实有理由高兴,研究就是大家一起完成的,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参与感。
最终方案里面有各个小组的建议。
如果只看磁场发生装置的设计方案,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工作的痕迹,自然参与感就会非常强烈。
汤建军更是如此。
他和其他几个核磁方面的学者,一起讨论拿出了最初的方案,最终设计方案有了很多的修改,但整体并没有偏离方向。
汤建军的个人贡献是最多的,但他却有点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很清楚实验能成功,原因还是在王浩身上。
王浩不断让大家讨论来对方案进行修正。
那才是一次成功的原因。
可是……
研究是这样做的吗?
“我当初研究托卡马克装置,也这样做,会不会拿出设计以后很快完成?”
“后来那些实验,都是浪费经费?”
“有些问题,本来就能在设计过程中发现并解决?”汤建军陷入了自我怀疑状态。
等会议结束以后,他回到了办公室里还在思考着。
肖新宇和汤建军是在一个办公室,他整理实验数据的过程中,看出老院士有些心绪不宁,关心的问道,“汤院士,这是怎么了?不高兴吗?”
“唉~~~”
汤建军长长的叹了口气,“肖教授,我们的实验一次就成功了。我现在就在想,二十年前,带队做托卡马克装置的研究……”
“乌拉乌拉~~~”
他连续说了一大堆。
肖新宇听明白了,他满是怪异的看向汤建军,疑惑开口道,“汤院士,这有什么可烦恼的?你的研究没问题啊。”
“可是……你看……”
“不用多想!”
肖新宇端着杯茶水递过去,开口道,“以前我们也是这样做研究的,不断的实验,不断的失败,在失败中寻找问题……”
“当初反重力性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