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何用读春秋(2 / 4)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4085 字 6个月前

那可就要拼纯粹的功底了。

就算他上辈子因为专业原因涉猎过经义,但如何能跟皓首穷经的古人学者相比?

再说那会儿流行研究王阳明学说装逼,关于王学他倒是看过几本专著,其他的经书也不时髦啊。

但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顾宪成这个有名望的学者都亲自降低身段与自己撕逼了,不敢接更丢人。

于是林泰来就只能硬着头皮答道:“本以为点出主旨就结束了,不知泾阳先生还有什么见教要补充?”

顾宪成立即进入了大学者状态,张口就责难说:

“你的解读固然精妙,但也不见全局,只参透了春秋经大旨的一半而已。”

林泰来反驳道:“余以为,解《春秋》要先读《论语》,读其中《礼乐征伐》一章,便可知《春秋》之大义。

只看首句的王字,便可知天下受命于王,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如何就不是春秋大义的全局?”

顾宪成吃了一惊,贯通《论语》和《春秋》,用《论语》解《春秋》,这个思路很可以。

但他逐渐进入了状态,此时能不假思索的回应说:

“所谓无道,无论礼乐征伐自诸侯岀,还是自大夫出、自陪臣出,都是以道义责其下也。

探本寻源,却都是从上之无道始,故而圣人有讽其上之意也。

你看春秋只看到了天下受命于王,就以为哦得道,但却没有看到王受命于天!

所以从天字就能明白,《春秋》为端本澄源之书也,所以告天下万世之为人君父者也。”

林泰来说:“圣人笔削《春秋》之时,诸侯乱政,天子失御,君臣关系紊乱,天下为无道。

故圣人以《春秋》匡正世人,震慑乱臣贼子,希冀拨乱反正,复三代先王之治,才是圣人根本之意也。

开篇首句就是一个王字,还不能说明问题?”

顾宪成说:“你说的都对,完全没错,但是不完整。

我方才也强调过,你只体悟到了一半。

在首篇的你所关注的王字后面,很快又在无礼之事中出现了天字。

这正可以说明,天下是有道还是无道,除了臣下作乱,还有天子能否率承天命这个因素!

首先要有二者相加之意识,才能去参悟完整的春秋大义!”

经过思想火花的碰撞,顾宪成顿时感到思路如泉涌,一发不可收拾。

感受到了学术顿悟的快乐,他的情绪也越来越高昂。

情不自禁的转身朝着月台下方读书人们,高声道:

“臣子篡弑僭政,为无道之象,算不得根本!

因此论《春秋》,必须同时要寻及君王之本。

圣人的春秋大义,除了对臣下行为匡正,还有对天子的道义规讽!

由臣子而天子,由天子而天命,这才是春秋意旨之全局!”

李三才也兴奋的叫道:“顾君高见!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备,方能成就一部《春秋》!

天下之大源在于王,而王之大源在于天!

首篇两字相加即可明义,真乃春秋大旨也!今日耳闻如此妙解,真不虚此行!”

人群响起了一些欢呼声,显然是被顾宪林的解经倾倒了。

还有人跟着李三才喊起来:“天下之大源在于王,而王之大源在于天!”

顾宪成十分享受这种欢呼声,还有那一个个崇拜的眼神。

感觉又回来了,这才是讲学的该有的样子!这趟国子监来对了!

正当顾宪成打算闭上眼,用心去感受增加的声望时,忽然视野里出现了一支可恶的扫帚,对着他晃了晃。

扫帚的主人林泰来似笑非笑的说:“顾先生突然兴奋什么?辩经尚未结束,你就突然转身,莫非你也想逃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