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五千两的问题(求月票)(2 / 4)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4123 字 6个月前

便又问道:“自我离开这五个月,衙门里可有什么值得一说的事情?”

两人一个管钱粮,一个管刑名,都是要害位置。

郭推官这边没什么特别值得说的,都知道苏州城司法领域最大的问题就是林泰来,而最近几个月这位最大的问题又不在苏州。

但刘通判真有点事情要请林大官人做出决断,别人还替代不了。

“还是济农仓的问题。”刘通判先抛了个引子试探,看林泰来有没有兴趣关注。

去年为了从府衙手里夺回济农仓的事情,林大官人和朱知府撕逼好几次,最后随着张四维的突然去世和赵巡抚的到来,朱知府彻底偃旗息鼓了。

但去年林大官人抢济农仓管理权,是为了弄经费搞工程,今年还不知道林大官人是什么心思。

此时林泰来听到刘通判说起济农仓,立刻问道:“济农仓怎么了?莫非新来的钟知府又想拿回去?”

朱知府早在三月时,就直接致仕了,朝廷又派了一个钟知府过来。

在官场上,三品就可称为大员,四品和三品之间是一道巨大鸿沟。

朱知府去年押错了宝,被突然去世的张四维坑得不轻,同时又得罪了申家,四品到三品这个坎肯定很难过去了。

所以朱知府感到前途无望,又觉得在苏州府做官做成了笑柄,上面被巡抚压着,下面被府衙同僚顶着,实在没意思,便回家养老了。

刘通判解释说:“钟知府没有收回吴县和长洲县济农仓的意思,只是出了些别的问题。

前年闹灾,嘉定和昆山方向相对比较严重,府衙从吴县和长洲县济农仓借了两万石粮支援嘉定和昆山。

这些粮食又借给了受灾民户,并登记造册,但一直没有归还。

近日长洲县袁知县催讨这笔欠账,钟知府命令书吏核实时,却发现账本遭到水泡,只剩了一半。

也就是说,只有一万石可以核实,另一万石借粮无法核实了。”

林泰来问道:“不要说那么多没用的,你就直接告诉我,一万石账目无法核实的后果是什么。”

“后果就是有一万石理论上应该借给了民户的米粮,已经没有账目,收不回来了。

也就是说,吴县和长洲两县济农仓有一万石,被府衙亏空了。

这笔亏空,需要府衙主官钟知府为此负责。”

林泰来诧异的说:“这不是前年的亏空吗?当时在任的还是朱知府。

今年三月钟知府上任时,肯定要和前任知府交接各种账目和仓库,他自己没交接清楚?”

刘通判答道:“我也不清楚交接时有什么情况,反正钟知府最近才发现这个问题。”

林泰来无语,这就是钟知府活该了。

按照官场规矩,前后任交接的时候,要把账目都对清。如果在交接时发现亏空,往往是前后任各负责一半。

但如果正式交接完毕,新上任主官接过了大印后,再发现新的亏空之类的问题,那就要新主官自己负责补上了。

就算是被坑了,也只能怪自己当初眼睛没擦亮,打落牙齿和血吞。钟知府如今遇到的,就是这么个情况。

林大官人无动于衷的说:“那让钟知府自己慢慢补呗,与我有什么关系?”

他又不是圣母救世主,谁的忙都要去帮,和钟知府又没什么交情。

刘通判苦笑着说:“钟知府托我问个话,你有没有兴趣把这个亏空补上。”

林泰来惊奇的说:“让我自掏腰包给府衙补亏空,是我傻了,还是他傻了?”

刘通判又道:“但钟知府说了,两县济农仓可以从官办再恢复成最初的官民合办,由衙门和本地代表共管,可比照股东合伙模式。”

一百多年前最开始,济农仓确实是官民合办模式,后来逐渐演变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