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婚礼已经过去两三个月了,而且这段时间他确实没有再惹出什么事端。老爷子心里也安慰许多,他也知道这个儿子一向急功近利,但毕竟只有这么几个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最终还是心软下来,对汉王和赵王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严厉地斥责。
如果放在以前,朱瞻基看到这种情况,肯定会着急万分。但如今,他已经成为一名父亲,对于父亲的心境有了更深的理解——无论如何,这些都是自己的亲生孩子啊!
太子看到朱瞻基如此沉稳,心中更是感到欣慰。他语重心长地说道:“大郎,你近来的表现令我倍感宽慰。世间之事并非非黑即白,你需要学会忍耐。”朱瞻基深深地点头,表示明白:“父亲,孩儿明白了。”自那以后,朱瞻基学会了忍让,许多原本棘手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小团子也在一天天地成长起来。老爷子对这个孙儿十分宠爱,几乎每天都会派人将他接到宫中,亲自教导他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别看小团子年龄不大,但是那副跟随师傅认真学习、摇头晃脑的样子,着实让人心生喜爱之情。
就在今天,小团子兴高采烈地带着一群宫人走进房间,身后紧跟着四个唇红齿白的小太监。胡善祥不禁心生疑惑,开口问道:“小团子,这些孩子是从哪里来的呢?”小团子乖巧地依偎在母亲怀中,嘴里还嚼着美味的小点心,含糊不清地回答道:“母亲,这都是皇爷爷赏赐给我的哦!皇爷爷说这四个小太监以后就归我所有啦,他们得听从我的命令。”这时,一旁的韦珍轻声解释道:“这几位都是皇爷特意挑选出来送给小殿下的小太监,目的是陪伴并保护小殿下。”
胡善祥这才想起,明朝时期,宦官制度完善,宦官的监制有十二监、七局、二司等二十一衙门,确立了宦官的独立行政体系,这为宦官再度在政治舞台上兴风作浪打下了基础。后又增设由宦官主持的东、西厂,使宦官的权力凌驾于国家行政机构之上,把持朝政,左右君主。至此,宦官制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也出现了我国古代第三次宦官专权高峰。
更别说土木堡之变,宦官王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明战神好大喜功,在宦官王振的鼓动下亲征,在土木堡与也先部队交战。明朝军队指挥混乱,主动出击后又班师,受到蒙古军队夹击大败,王振被杀。
胡善祥心头猛地一跳,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这些人里会不会有王振呢?她不禁紧张起来,目光扫过每一个孩子,试图从他们的面容和神情中找到答案。她缓缓抬起头,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孩子们。他们一个个懵懵懂懂的样子,脸上带着天真无邪的笑容,让人不禁心生喜爱之情。
胡善祥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和蔼可亲:“把头抬起来,让本宫好好看看你们。”那几个小太监显然是经过精心调教的,听到命令后纷纷抬起头来,但眼神却不敢直视太孙妃娘娘,只是微微低垂着,流露出一种乖巧和顺从。
胡善祥微微一笑,轻声问道:“你们都叫什么名字啊?快跟本宫说说看。”孩子们依次自我介绍,每个人的声音都清脆悦耳,充满童真。胡善祥仔细聆听着,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幸好,这里并没有王振这个人。
然而,她又想起小团子的出生时间比大明战神要早许多年,两人几乎不可能有交集。想到此处,她的心情稍稍放松下来。但同时也意识到,虽然没有王振,但小团子身边的人还是需要加倍留意才行。毕竟,宫廷之中人心难测,谁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朱瞻基这时也回到寝殿,小团子一见到父亲,就立刻飞奔过去:“爹,抱抱,我要举高高!”朱瞻基自然无有不应,抱着小团子这边飞一下,那边飞一下,寝殿里都是他们的欢声笑语。
玩闹了一会儿,朱瞻基有些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