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用什么衡量能力?(1 / 2)

方田表情轻蔑地说:“只不过,人们都要面子。出了国的人回来说的都是一些光鲜亮丽的事情,不想让国内的亲人知道自己在国外的境遇,为自己担心。”

方田有些遗憾地看着贾勇问:“你有没有可能还是留在国内发展呢?”

贾勇说:“外贸员总是要走出去的。我们公司有一个发展跨国综合型商社的宏大规划。主持这个规划的,就是我们公司的现任总经理季总。她是学日语的。对日本的跨国综合商社有深入研究。

“她认为,外贸专营制度取消后,外贸公司的转型势在必行。一条路是工贸一体化,一条路是跨国综合商社。我们公司现在两条腿走路,在广西的矿业项目,就走的是工贸一体化的路子。

“海外驻点走的就是跨国综合商社的路子。我们公司已经在俄罗斯、斯洛伐克派驻了工作人员。下一个就是派我去巴西。”

方田问:“巴西不是英语国家,你的语言行吗?”

贾勇说:“巴西讲葡萄牙语。我们去巴西的常驻人员有三个,我只是其中之一。另外两个人都是为了在巴西驻点专门招聘的。其中一个人是葡萄牙语的高级翻译。我可以在工作中跟着他学习语言。”

方田说:“在国内,也一样可以通过广交会这种窗口接订单啊,你在广交会的时候,不是也接了不少业务吗。就是出国,也可以短时期的去国外参加个展览会接订单。为什么要常驻呢?而且去的还是巴西,不是美国或者欧洲。”

贾勇说:“大家都想通过广交会这个窗口接订单,竞争越来越激烈,就是在打价格战,利润空间快没有了。为了业务发展,还是要走出去。”

方田说:“你走出这一步,就成了过河的卒子,想回头就难了。做得好,你是一只风筝,线攥在别人手里。做得不好,你回国来,在公司找不到位置,你怎么办呢?”

贾勇说:“你现在考虑问题越来越成熟了。”

方田说:“那是因为我跟考虑问题成熟的人在一起的缘故。”

贾勇问:“那个考虑问题成熟的人是谁呢?”

方田说:“我们公司的一位副总,兼着部门经理。他一直很关照我,教了我不少东西。咱们俩大学毕业以后,都是在从行业管理公司改制的外贸公司工作。这两年多过去了,我觉得咱俩学的东西不太一样。

“你学的是怎么做业务。你工作以后,学边贸业务,学工艺品业务,学陶瓷业务,学日杂百货业务,学羊绒业务。你真的学了不少产品知识。

“我没有学到你那么多外贸业务知识,我学的是社会经验。可是,我觉得我对社会的了解更深刻了。我学会了怎么融入一个人浮于事的大公司。我学会了为自己思考问题。

“我在你身上看到一种努力达成业务的冲动。如果我还是两年前的我,我会很欣赏你,会为你鼓掌加油,甚至很羡慕你。但是,今天的我会劝你为自己考虑考虑,你付出很大的努力,为了什么,自己能得到什么。”

贾勇说:“我也有很多不得已。常驻巴西不是我的选择题,是必答题。我们公司的驻外机构不是按照境外投资的审批途径,在境外设立的公司,是用一般贸易的形式跟境外合作伙伴成立的合作公司。

“这种合作公司在境外法律上可能都不能算作公司,只是一个收入分成协议。我们的驻外机构工作人员,不像外企驻华机构工作人员一样有稳定的高薪。我们只有生活费,没有底薪。”

方田仿佛恍然大悟地说:“我怎么听着你整个就是一个老周啊。只不过,他是未经公司许可的滞留不回,你是经过公司许可的滞留不回。

”等到了他那个岁数,你会不会混成他那个样子?要家没家,要业没业,拿着一个买来的死人的身份四处招摇。你知道提到老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