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桑蚕丝扇(4 / 6)

华夏人刻在脑子里的基因,抄袭、复制、再超越。

网上下单回来的那些扇子样品被村里的这些大叔拆解出来研究,然后就开始复制。

不断完善手艺,有两个竹篾大爷做出来的扇骨已经比网上买回来的要更好些。

付诗雨出山手把手教大傻老婆李雪晴如何制作精美的蚕丝绕缠扇。

一点点的缠绕,成品出来的时候许凡都惊艳了一下,扇面缠绕的很规整,显的光洁有规律,扇骨做工也非常好,拿在手里的抓握感特别舒服。

“怎么样?能卖多少钱!”付诗雨笑吟吟的问向许凡。

“就扇面来说,没有一百块钱我都不给他上手看。

如果配上刺绣的话,三五百,一两千我都敢喊价。”

“哈哈哈……刺绣的话让其他人来做,雪晴现在不适宜拿针线。”付诗雨拍拍大傻老婆的肩膀。

“这个不着急缠。精品比粗制的要好。

你空闲时间再做这个。”许凡跟大傻老婆说一声。

“嗯嗯……”

学生妹还有村里的妇女都跑过来学习如何制作蚕丝扇,第一批制作扇骨的大叔就开始赚钱了。

那天想自己动手做整条产业链的留村骚年只能在外面干看着。

他的产业链还没开始,许凡这边已经完成分工协作。

年纪大,不好下田地干活的大叔、大爷就喜欢干这手工活,十几个大叔在村里的大树下凑一起做活。

有的人单独做一全套整个扇骨,有的就是三人合作,各做一部分零件,做流水线产品。

单独一个人做的扇骨都是比较极品复杂精美的那种,流水线组装的就是简约风。

忙一天,多多少少都能赚几十、上百块钱。

做出来的扇骨也都被村里的学生妹和妇女给买了,蚕茧网上就有的买,下单回来自己缠一两个试试效果。

许凡山庄生产的那些蚕茧她们倒是想买,但是许凡不卖,想买也买不到。

广场这里聚集了一堆妇女在烧水煮蚕茧绕蚕丝,路过的骑行游客好奇的上来看看。

“真蚕丝绕缠,老毛竹打造的扇骨。

天气变热给孩子扇风驱蚊是极好的。”许凡招呼几个休闲骑游客。

“这东西不耐脏呀。”

许凡闻言就乐呵一下:“三千块钱的手机你随手就丢,一万多的手机你轻拿轻放。

一把蚕丝扇一百六十块。

哎嘿嘿……”

“什么?这么一点蚕茧绕的扇子就160?!你这也太离谱了。”大爷连连摇头。

“不一样的!我这里的蚕茧你在外面花钱都买不到的。

你看,这个蚕茧个头是不是比寻常的要大一圈。

这真丝扇的触感也跟普通的蚕丝不一样。相信你摸过其他的真丝吧,试试这个手感。”许凡把第一把成品的蚕丝扇递过去。

“呃~”

大叔把蚕丝扇拿手里就中了许凡的套路,谁家男人会去摸蚕丝扇啊。

现在扇子在手,如果说扇子不好,那就是说自己见过更好的,但明显许凡这里的蚕茧确实是比正常的蚕茧要好的多。

“一百六会不会贵了一点!?”大叔摩挲一下扇面,那触感让他想起了初恋。

“贵?今天买,你还能买到。

这蚕茧我自己精养来准备孩子制作蚕丝被的。非卖品。

等未来村里大规模养蚕开始,你三五十就能买到一模一样的。”

“卧槽!说的我今天不买就错过了一样。

买了!一百六就一百六!

那个……你们定制的蚕丝被多少钱一套。”大叔从腰后的小包拿钱出来还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