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两个都不是合适人选(4 / 5)

周省长带着我送西瓜,目的是不言而喻,肯定是为了市长的位置嘛。但是,哪一个领导正如你所讲,谁会在乎这仨瓜俩枣?大家看的还是周省长的面子啊。今天最大的收获就是和赵书记聊了半个小时,你说说平时我哪有什么机会能和赵书记聊这么久啊?”

周海英惊道:“唐叔,不是吧,你们才出去多大一会儿,送了六七家西瓜,又和赵书记聊了那么久?”

“哎呀,不得不佩服这些领导呀,起得早,五点就有领导在院子里打拳散步,赵书记也起得很早,周省长、赵书记,我们三个,就在小区散步聊了半个小时吧。虽然赵书记、周省长全程都没有提市长的事,但是我能感觉到两位领导都是心照不宣。”

周海英道:“唐叔啊,我觉得你和赵书记搭上了线之后,离市长的位置就更进一步了。但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邓牧为,除了他年龄上有些大了之外,论关系,东原市里谁也比不上他的关系硬啊。”

“是啊,还有不长眼的,在举报他的女婿,真是徒劳无益,分不清大小王啊。”

周海英道:“唐叔,你觉得邓牧为会不会成为下一任的市长?”

唐瑞林缓缓抬起手,揉了揉自己的额头,想起副省长周鸿基给自己分析的:省委如果有意让邓牧为接任市长,就不必再让市委重新推荐一个市长人选,这也就说明,在省委书记赵道方的心里,虽然俞泰明和邓牧为关系密切,但俞泰明毕竟是省长,赵道方才是省委书记,在市长这么重要的人选上,肯定有自己的考虑,说不定赵道方并不想让邓牧为接任市长,这里面到底是何原因?复杂而又微妙,连周鸿基都不能判断真正的原因。而且周鸿基事前已经交代,有些话是要烂在肚里的事情,作为曾经的市委秘书长,守口如瓶是最基本的道理,唐瑞林自然是清楚的。

唐瑞林揉着自己的额头叹道:“这种事情谁能说的准啊?最终还是由赵书记决定。”

市委书记钟毅的办公室里,省纪委副书记王忠强拿着一份情况报告,放在钟毅的桌子上。钟毅戴着眼镜,将调查报告看了一遍,若有所思地翻过来之后,又看了一遍,直到将调查报告看完之后,钟毅才微微抬起头看向王忠强,说道:“忠强同志啊,按照你们掌握的情况来看,永林同志确实是太过糊涂了。本来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只要他向组织说清楚,这台车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过户的,那么我相信,组织上还是会充分考虑这个事实的。”

王忠强抽了口烟,缓缓说道:“钟书记啊,齐永林同志在我面前哭的泣不成声,后悔自己放松了自我管理,自己也没想到,因为一台汽车把自己拉下马啊。”

王忠强到了省纪委之后,办了不少厅局级以上的领导干部。王忠强说:“钟书记,有些情况您应该也听说过,改革开放之后,一些领导干部涉及的违法违纪的问题层出不穷,而且级别也越来越高。我到省纪委之后,亲手送进去的厅局级干部就已经有六个了,你想想,我到省纪委才多长时间?省纪委的手里还有不少的线索,等着我们去核查,纪委和监察局的同志时常在加班,加班到十一二点都是常事啊。之前都是组织部门加班发任命,现在是我们纪委在加班查处违纪干部,有些问题触目惊心,违法的事实想都想不到。只是为了顾及组织的形象和政府的公信力,没有对外通报。包括大家所看到的通报情况,也只是一部分,生怕大家彼此效仿。”

钟毅听完之后,神情凝重,说道:“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气,对干部队伍冲击很大,特别是允许公职人员下海之后,一些人发了财,让一些在职的干部心态失衡。同时,这批下海发财的人反过来又拉拢我们的干部,他们太懂我们的干部需要什么了。以前看着很不错的领导干部,就这样倒在了糖衣炮弹之下。不仅你们省纪委有,咱们市纪委也有不少的涉案线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