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亲兄弟明算账(4 / 5)

嫌疑人,众人皆表示,临平县公安局在审讯过程中都是由两人以上在场,在执法的过程中热情、公平,不存在刑讯逼供的情况。向相关的公安干警了解,大家也都一致表示,在执法过程中没有对犯人私自用刑。

看完之后,张庆合就在文件的签批单上签下一行字:同意报市纪委。接着继续翻看其他文件,打开看到《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夏粮征收工作的通知》,大致翻看了两眼,就在上面签了字。对于这种日常性的事务,张庆合一般不提出意见,都是由县政府按照以往的经验和文件的要求来具体办理。

批阅完文件之后,这个时候办公室的电话就响起来了。张庆合看了一眼电话,又拿起一份文件,一边看文件一边签字,拿起电话就说道:“哪位?我是张庆合。”

电话那头传来王瑞凤爽朗的声音,直接说道:“张庆合,怎么回事?为什么平安县啤酒厂项目会出现在省委督办台账里面?”

张庆合听完之后,知道把啤酒厂项目写到省委督办台账的事已经被王瑞凤知晓,赶忙站起身来,就好像市长王瑞凤就在自己跟前一样,恭敬的说道:“瑞凤市长,你说的什么?我不太清楚啊。”

“张庆合,你少给我装蒜,你不太清楚?你比谁都清楚。是不是你们私下又去找了关系?我都跟你说了,写到省委督办材料里面,压力太大。老张啊,你这么大年纪了,想争取表现,到退休之前解决副厅级,我是能够理解的,但是没有必要写到省委台账上。你对我的工作很支持,我肯定也会支持你的工作,到时候我可以给省委领导打招呼,解决了副厅级问题不大,也没有必要非得弄到什么督办台账上去。以后汇报工作,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心里要有数。唉,怪不得你这么大年龄才刚刚解决县委书记,看来你的水平,也就是乡镇党委书记的水平。”

张庆合一听就知道原来王瑞凤以为自己把酒厂的事情写到省委督办台账上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副厅级,看来王瑞凤是想偏了。张庆和也不想做过多的解释,就说道:“瑞凤市长,这个,我们也是想自我加压、破釜沉舟,当时也是想给俞处长表个态,没想到俞处长还听进去了。”

“现在,省委的调度通知单都已经下来了,督办台账每周都要有进度,每月都要有总结。我现在就问问你,你们有没有方案?有没有具体的措施?”

张庆合揉了揉额头,笑着说道:“王市长,这么重大的项目,我们目前只是有一个初步方案,但是这个方案还很不成熟,我们还要和平安县进行对接,也要和省啤酒厂进行沟通嘛。离开您的支持,这种事情我们怎么能干得成?”

“既然干不成,那这件事情就不该说吧。现在好了,调度单都下来了,你现在连方案都没有敲定,老张啊老张,你怎么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

张庆和说道:“瑞凤市长,现在既然事情已经这样,我们还是有信心在您的领导下把啤酒厂的事办起来。不管再苦再难,既然其他地方可以办,东原也可以办。”

“不是不让你们办,而是这个项目投资太大,你们临平县家底太薄。别说临平,就是东原市要上这么大的项目,也必须慎重考虑啊。一旦上马,你要算算投入近千万,一年要卖多少瓶酒才能把这1000万给赚回来?张庆合同志,并不是说随便上一个项目,越大越好,而是要看这个项目的盈利能力和自身的承受能力,不然的话,到最后你们东原市欠一屁股债,就要下一任书记、县长来收拾烂摊子,这是对临平不负责任嘛。”

张庆合说道:“瑞凤市长,我们还是做了大量前期工作的,也是看准了这个市场非常有潜力。”

“有潜力的市场多了,也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合咱们。近千万的投资,张庆合同志,这在东原这两年投资金额都能排到前十啊,这样的项目,你说你们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