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县县委书记张庆合与平安县县委书记郑红旗在电话上交流建设啤酒厂的事情,两县之前已形成初步共识。然而,啤酒厂投资太过庞大,仅凭一县之力无法支持,所以临平县和平安县有意共同成立一家啤酒厂。此前设想,临平县财政出大头,平安县财政出小头。但在股权分配上,临平县认为应该按出资比例来实现利益分成,而平安县则认为,这个啤酒厂项目是挂职的副县长张云飞主动提出来的,在这个项目中,平安县理应属于技术入股,占比自然要高一些。再加上临平县和平安县因为铁路的事情还存在一些分歧,平安县觉得自己吃了亏,所以想在股权占比上做出一些让步。
平安县县委书记郑红旗说:“庆合呀,你别到最后搞一句没钱,咱俩可就不太亲了。”
郑红旗对临平县县委书记张庆合太了解了,张庆和合为人十分精明。在铁路的事情上,平安县已经吃过临平县的亏,虽然最后将事情的原因归结于平安县的群众不愿划转到临平县去,但实际上,几个明眼人都知道,这其中都是县委书记张庆合的原因。
张庆合道:“红旗书记,肯定是有钱的,怎么会没钱嘛?合作,我们肯定有诚意。”
郑红旗是从常务副县长的位置上来的,分管过财政。虽然没有在临平县待过,但通过各个县的工业情况,就能对各个县里的财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再加上郑红旗本身就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所以他已经笃定,就算张庆合从煤炭公司身上收回了一些钱,但这些钱真正能用到啤酒厂项目上的可能不多。毕竟大家都是吃饭财政,平安县都已经有些欠款,而临平这个欠账的规模不会小。
郑红旗半笑半认真的道:“庆合,有钱我们再谈合作,没钱啊,那就等到有钱了。按照我们之前敲定的议案,这次临平县可是要拿出来700万啊。”
张庆合听到这700万,就感觉到一阵头大。毕竟700万不是拿不出来,而是拿出来之后,整个临平县财政又会陷入一片窘境,自己算是白忙活了。关键是就算拿出来700万,啤酒厂的占比临平县只能占50%,相当于平安县只出30%的资金,就能拥有50%的股份。
张庆合说道:“红旗书记呀!咱们两个都是一把手,没有必要在这两三百万具体的事情上反复谈来谈去。这些事情交给下面的人去详细磨合,他们有能力把这个事情谈好。”
郑红旗看张庆合这么说,倒也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反正只要钱的事情谈不好,平安县肯定是不会投资的。
郑红旗说道:“庆合呀,将啤酒厂建设在你们临平县,你想想能增加多少就业岗位,能交纳多少利税收入?我们拿出300万出来,事实上是冒着很大的风险和阻力的。咱们平安县的干部群众一直在说,难道咱们平安县自己掏不出来这些钱吗为什么和临平县一起搞?要不是看在你的面子上,这些钱我们肯定不会往外掏。”
张庆和心里清楚,1000万换作任何一个县级财政,想办法挤一挤,紧衣缩食都能拿得出来,但是这毕竟是投资,投资就是有风险。万一这个啤酒厂搞不起来、不能成功见效,那么所带来的损失也是一个县共同分担。当下,啤酒厂的项目找个县合作,其实也是为了分担风险,这个风险临平县扛不住,平安县也扛不住。
张庆合笑着说道:“哎呀,红旗书记,您把前景想得太悲观了,我们是知道这个项目肯定是要盈利的,只是盈利时间的早晚而已。你看今年夏天,我也一直在慢慢观察,从观察的成效上来看,啤酒是没有问题的。”
两人在电话里聊了许久,张庆合心里暗道,红旗书记啊,不是兄弟对不住你,是临平县还要修两条高标准公路,几百万投进去,也只能修一段,临平和平安,就应该按出资比例确定股份。
挂断电话之后,县委常委、副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