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难道还有人牵扯进来?(1 / 5)

市政府临时负责人唐瑞林听到周海英要让自己给魏昌全解决平安县委副书记一事,拿着酒杯的手微微一顿,凝视着杯中晃动的酒液,不知是头顶白灯映照下自己的身影在晃,还是手在摆动,便将酒杯放在玻璃桌面上,用手轻轻挪动起来 。此时,周海英还在耳边絮絮叨叨说着魏昌全县委副书记的事情,那声音就像自己拿酒杯抹桌子发出的声音一样,略显刺耳。

唐瑞林虽然是市政府临时负责人,但在这个位置上,头脑仍十分清醒。如今自己还是个临时的,身份敏感、位置特殊,直白讲,这个时候就是夹着尾巴做人的时候,别说在人事上不敢指手画脚,就是在工作上也要小心谨慎。

周海英见唐瑞林迟迟没有表态,就拍了一下旁边的魏昌全,说道:“昌全,端着酒杯来,咱们兄弟俩一起敬一下唐市长。酒杯一端,政策放宽。你以前就是平安县的县委副书记,要不是因为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说不定现在就当县长了吧?”

魏昌全看了看在座众人,还好大家都比较有素质,没有将目光投过来,但当众被周海英揭了伤疤,想起往事还是有些尴尬。如今,自己在平安县确实只是县委常委、农委主任,偶尔参与一些临时性工作。自己之前的处分期早已过了,坐冷板凳的这些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倒也没想着再晋升一级,只是希望在县委能明确一个职务。恐怕整个东原市,还没有哪个县委常委只挂着一个农委主任的职务,但凡给个县总工会的主席,也能让自己稍微心安一些。但周海英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昌全也是十分尴尬地端着酒杯,站到了唐瑞林跟前。

唐瑞林微微一笑,目光温和地扫过周海英和魏昌全,语重心长地说道:“海英啊,昌全的事我肯定放在心上。这些年平安县的发展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嘛,但成绩啊主要突出在工业上。在农业上,如果说东原市有什么特色的话,那就是东洪县的西瓜有点特色。当然,昌全为平安县的发展也作出了很大贡献。

周海英看唐瑞林说得勉强,就道:唐叔啊,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要不是郑红旗一直压着昌全,昌全早就起来了,郑红旗,不就是齐永林的四大金刚之一嘛,树倒猢狲散,我看郑红旗,也就一辈子县委书记了。

唐瑞林在秘书长的位置上早就把酒量练了出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自己作为临时负责人,肯定不会提什么齐永林的四大金刚,就岔开话题说道:昌全同志还年轻嘛,农委主任抓第一产业,抓的是基础,抓的是菜篮子和米袋子,工作辛苦,确实不如工业容易出成绩。县委副书记的事情啊,我现在不好表态。倒不是我不愿表态,而是我现在的身份比较特殊,我现在连市委副书记都不是,也不分管人事工作,只是市政府临时负责人 ,啊,现在抓人事工作的是咱们邓牧为书记,对吧?邓书记曾经当过平安县委书记,昌全啊,也是你的老领导。这样,你到邓书记那里多走动、多汇报,也别忘了钟毅书记。我这边有机会,一定也向邓书记和钟书记提一提你的事,好不好?”

魏昌全本不想在这个场合提起自己的事,今天虽然一再强调只是工作餐,但大家还是为了给唐瑞林庆祝。唐瑞林刚当上市政府负责人,屁股都还没坐热,就让人办事,实在是唐突了些。

魏昌全微微点头,脸上堆满谦逊的笑容,说道:“唐市长,我明白。怎么说我现在还是县委常委嘛,农业工作是基础性工作,但也不是没有作为的空间。如今,我们定下的吨粮田建设目标是到1991年实现吨粮田60万亩,我现在就希望扎扎实实把这60万亩的目标完成好。”

唐瑞林听到“60万亩”,粗略估算了一下,问道:“你们平安县有多少亩土地啊?”

魏昌全一直在抓农业工作,相应的数据更是了然于胸。特别是和郑红旗书记在一起的时候,郑红旗对每一项数据都要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