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五味杂陈。 唐瑞林指着已经开垦出来的盐碱地,说道:“老哥啊,我印象中当时周书记为了调动大家积极性,说这些地方不交农业税是吧?” 老农苦笑一声:“当时确实说的不交公粮,但这个政策也就执行了几年。提留统筹还是要交的,村里面要收,乡上要收,县上要收,听说市里面也要收。算下来,一亩地的粮食要交出去300斤,比好地公粮交得还多呀。这地种吧,交的粮食太多;不种吧,人家都抢着种,咱农民嘛,不像你们干部,就靠种地。你别看这头驴,一年吃的草料也不少,没有地,草料都没有。” 唐瑞林听完,满脸诧异,看向县委书记李泰峰,问道:“怎么回事?当时周书记不是公开承诺,开垦的荒地不收税吗?” 李泰峰尴尬一笑,说道:“唐市长,哪有种地不交税的呀?现在其他县都在修路、架桥,人家财政有钱,政府可以多出点。我们东洪县这种穷县,如果不收提留统筹,不收税,连干部的工资都发不起啊。” 唐瑞林听完,极为不满,说道:“那也不能收盐碱地这个税。周书记做出的公开承诺,你们都敢违反,这不是把周书记置于不仁不义之地吗?” 老农赶忙打圆场说道:“我们愿意种地,也愿意交公粮。领导说得对,天底下哪有种地不交税的。我们东洪县的群众,哪个不感谢周鸿基书记?没有周鸿基书记,我们都吃不上白面馍。苦点累点怕啥?农民还怕苦,还怎么当农民,怎么种地?现在能吃饱了,就算是过上好日子,我们知足,啊,很知足。” 王瑞凤听完,上前一步说道:“老哥啊,我问你一句话,你真的打心眼里愿意交公粮吗?” 老农听完,微微一愣,又憨厚地笑道:“这个,谁愿意把自己种的粮食交出去呀?但咱种了国家的地,那就应该交粮食。如果都不交粮食,那咱国家不就又困难了吗?咱群众难点没啥,不能让国家作难啊!” 王瑞凤听完,将折扇往包里一塞,伸手握住老农的手,看了看,这双手黝黑,手纹都比平常人要深一些,就连那长边的柳条手柄,都比老农的手要光滑。 王瑞凤点了点头,不知不觉中,眼角有些泛红。她抬起胳膊,用袖子擦了擦眼睛,只是轻轻拍了拍老农的手,没说什么。 唐瑞林叹息了一口气,说道:“泰峰同志,100斤要交30斤,这比国家定的标准高出一倍来,群众负担太重了。” 李泰峰说道:“唐市长,我们也想打通从东洪到光明的公路啊。但光明区要价太高,我们修路不仅要修自己的,还要出人出力修光明区的。这种条件,临平县的老张都敢答应了。可我们东洪县没有工业,不靠这些搞点钱出来,拿什么修路啊?” 老农见几人又说起了工作,知道这个时候该走了,毕竟这一车粪土还要撒到地里。他没打招呼,拉着自己的驴车,沿着大堤继续往前走。夕阳西下,一人一驴一车,背影极为落寞。唐瑞林看到此情此景,说道:“泰峰同志,这条路,你们县里有本事就修,没本事就不要和临平县比,别把责任全部强行压到群众身上。这条路,我看不修也罢。” 李泰峰极为倔强,说道:“唐市长,我副厅级也解决了,按说这些事我可以不管了,但我为什么不愿意走?就是要把这个‘坏人’当到底啊。我在走之前,就是要背着骂名,把这条路给东洪县的群众打通。东洪起步已经晚了两三年,不修这条路,东洪县就没有像样的路连上路网,东洪县就等于闭关锁国,连条像样的出路都没有,还谈什么改革开放?” 唐瑞林分管财政,知道整个东原市的情况。去年大搞交通工程建设,由市里买单,给各个县提供修建高标准公路的碎石和沥青,这个决定彻底消耗了整个东原市的财政盈余。现在东原市财政极为紧张,确实拨不出钱给任何一个县。如今各个县也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唐
第687章 应该是弹赢了(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