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特意在此地开山建庙,让凤仙娘娘能够接受后世子孙的供奉和敬仰。
长达百米的台阶上人头攒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有许多都是官家眷属、名门闺秀们。她们身着盛装,手持香烛,满心虔诚地等待着吉时到来,好前去参拜凤仙娘娘,祈求她保佑自己的家人平平安安。
在凤仙娘娘庙的正殿门口,站着一位身穿紫衣华服贵妇。她身姿挺拔,面容慈祥却又不失威严。
在她身旁紧紧跟随着一群衣着华贵的年轻晚辈,这些年轻人个个相貌出众,气质超凡脱俗,犹如仙人下凡一般。其中年龄最大的不过十六七岁,最小的也就八九岁而已,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恭恭敬敬地站立在妇人身后,脸上满是肃穆之情,静静地等待着她先行跪拜。
随着僧人报出吉时,妇人优雅跪拜,长阶所有人跟着一起跪下磕头,虔诚的众人磕完头后,起身进入庙堂。庙堂内烛光闪烁,香气缭绕。神像庄严肃穆,令人心生敬畏。
妇人和她的孩子们依次上前敬香,并默默祈祷着心中所愿。孩子们也十分乖巧,安静地跟在一旁。
继续阅读
祭拜完毕,人们退出庙堂,或在庙外欣赏风景,或相互交谈。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僧走上前来,与妇人低语几句。妇人频频点头,面带微笑。
随后,老僧带领众人来到庙后的一片花园。花园中百花争艳,美不胜收。老僧让大家采下喜欢的花朵,编成花环戴在头上,以沾染灵气。
人们兴奋地穿梭于花丛之间,挑选着美丽的花朵。孩子们尤其开心,笑声回荡在花园之中。
在这欢乐的氛围中,太阳渐渐西斜,一天的活动也接近尾声。人们带着满足的心情离开凤仙山,期待着来年的再次相聚。
宽阔平坦的水泥官道上,一辆其貌不扬的马车正平稳地前行着,犹如一位沉稳的老者,不紧不慢地走着自己的路。
忽然,车厢内传出了一道宛如山间清泉般清润悦耳的声音,那声音之中饱含着关切之意:“母亲,今日可真是辛苦您啦!”
只见一位身着紫衣的妇人端坐在车中,她面容慈祥,目光温柔地看向身旁的儿子李宏,微笑着回应道:“我儿如此懂事贴心,这算不得什么劳累之事。而且啊,今日咱们的收获可是相当丰厚呢。”这位紫衣妇人便是平景国的皇后——岑瑛,她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母仪天下的光芒。
此时再瞧那少年,他的身姿愈发挺拔修长,仿佛一棵茁壮成长的青松,举手投足间也透露出一种成熟稳重之气。岑瑛满心欢喜地注视着自家儿子,眼中满是欣慰之色,心中暗自感叹:我儿已然长成,如今这般出色,平景国内又有那位相护,定能如旭日东升般繁荣强盛!
只听得李宏接着说道:“母亲,昨日我听到父亲提及,说是那边又呈上来一份奏折。”说话间,少年的嘴角微微上扬,勾起一抹喜悦的弧度,那双狭长的凤眸犹如繁星点点,闪烁着潋滟动人的光泽,仿佛夜空中最亮的星辰。而他身上所穿着的那件青色衣衫虽然样式简约、色泽低调,但若是仔细观察便能发现,其针线细密精致,犹如精雕细琢的艺术品,由此足以见得制作这件衣裳之人,对他的深深疼爱之情。
岑瑛微微颔首,轻声应道:“嗯,的确如此,你父皇曾这般提及过。听闻那位行事极为低调谦逊,但凡遭遇事宜,总不情愿将功绩归于自身,犹如那深谷中的幽兰,独自散发着芬芳。”
“没错,十八叔也曾如此言说。年前发掘出那一批芋头时,那位二话不说便赠予了三合村;年后更是送来了诸多利民之物。”李宏掰着手指头仔细罗列起王春花送出的物品来,说得越多,他的双眼愈发明亮起来,犹如此刻脚下的马车、平整坚固的水泥路面以及上京的那些生意一般,而关于这些,王春花也是丝毫未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