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要彻底解决青徐问题,有了上次调动藏霸作为铺垫,这次下了狠手!
他借南征之名,不但把青徐两州的军队成建制调到广陵前线,而且连城守这样的骨干官员,几乎都被曹丕派往前线。
并且马上任命各郡新的城守,全部换成了他自己的心腹。
这就意味着,这次南征孙权,无论胜败如何,这些城守都不会再回到青徐。
一下子抽空了青徐军阀的中层骨干将领,让孙观、吴敦等人难以接受。
更让他们难以接受的是:以后招兵买马,都有新的各城守具体负责,没有孙观、吴敦、尹礼、孙康等老牌军阀什么事情,他们想要再蓄积私兵,壮大自己的实力,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孙观、吴敦等人,仍然是官职显赫的封疆大吏,但他们的权利已经完全转移到了地方政务,在军队中除了将军的虚职,已经完全被架空。
现在的魏国,经过曹操、曹丕两代人的努力,不但顺利取代了汉室,而且完全控制了局势,稳稳压制住蜀汉的刘禅和江东的孙权。
曹丕手下兵多将广,这次伐吴他是别有心思,又被而来,不但可战之兵近十余万,而且能征惯战的徐晃、张合等良将都在军中效力。
就算藏霸还没有走,青徐军阀实力未损,凭借这两州之地,也是无法与曹丕相抗衡。
何况现在青徐军阀不但少了藏霸这个主心骨,而且可用之兵已然不多。
尽管曹丕要拿走他们最后的本钱,为了身家性命,他们也不敢公然反叛。
表面上遵旨,但他们可不想乖乖就范!
毕竟他们刚刚得到藏霸手中接收的权益,尝到了甜头,可不想把到手的权益拱手相让。
青徐军阀和当地的豪族世家,经过密谋以后,决定纵容手下人作乱,给曹丕制造一些麻烦,让他的南征看看事情还有没有转机。
确定作乱的带头人选和地点,可不是一件小事!
因为他们劳心费力谋划这次事件,不但要给曹丕造成一定的麻烦,他们还需要撇清自己。
最后,他们决定把地点选定在利城,而主事人,却选择了利城城守唐咨。
他们其所以选利城,是因为利城靠近长江,需要设防,曹丕没有调走郡兵郡城,而利城城守唐咨也没有被撤换。
青、徐两州在长江北岸,与盘踞江东的孙权政权只有一江之隔。
一直以来,在广陵郡的战乱不断,近年来,孙韶在广陵经常搞事。
从曹操时代开始,因水军的力量不够,加上魏国进攻江东的突破口选在合肥和荆州,青徐两州的魏军,一直处于被动防守的局面。
反而是江东的孙策、孙权,先后在广陵用兵,他们是把广陵看成是他们北伐中原的突破口。
建安四年199年,江东初定,孙策在攻下皖城后,为了建立北伐中原的桥头堡,主动向伏波将军、广陵太守陈登所部发难。
孙策派东吴大军跨江进攻陈登所守匡琦城当在汉射阳县附近,江东军十倍于陈登守军。
陈登镇静自若,命将士们严阵以待。
为迷惑敌人,陈登下令紧闭城门,偃旗息鼓,示弱于敌。
陈登登上城楼,仔细观察敌军,认为可以出击,他下令打开城门,将士们如下山猛虎,奋勇杀出,向敌阵冲去。
江东军猝不及防,被陈登军冲乱,溃不成军,失去指挥。
陈登亲自擂鼓,将士奋勇冲杀,江东军兵登船不及,被杀死淹死者不计其数,大败而回,陈登取得全面胜利。
孙策攻打广陵失败以后,孙权不想被哥哥孙策的光芒所掩盖,早就想在军中建立自己的威望,就主动向孙策请命,率军攻打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