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故人相逢(3 / 4)

风云中州 露晓夜白 7644 字 2020-04-01

许捉走张耀龙的人就在其中。从最坏的打算来看,去秋暝居就算找不到张耀龙,但也有可能寻到什么蛛丝马迹。

李翠微找了大半年,没半点风声,她虽然心志坚定,在人前决不肯说半句张耀龙的坏消息。只当独自一人的时候,才感到倍加的失望,甚至也曾有过绝望的念头。但在没找到张耀龙的尸体前,她绝不承认张耀龙已经遇害,这是支撑她找下去的唯一的理由。是她的指盼,也是她的愿望。

李翠微心中自也明白,去秋暝居能不能寻到蛛丝马迹,当真说不上有什么把握。只因遍寻不见后,权且死马当活马医了。因有了这个想法,与苗春花等人商议。

其时苗春花得与乾大重修旧好,正感心情欢悦。她苦熬了大半生,终于在觉悟之后收获了幸福,心情甜蜜,以前所受的甘苦也就不算什么了。见师侄李翠微神色憔悴,为张耀龙失踪一事受了诸多苦楚,不由得对李翠微深切地同情着。

苗春花虽也觉得李翠微要求去秋暝居之议并不如何高明,全在碰碰运气,但只要还存着希望,都愿意与李翠微同去找寻。苗春花一答应,乾大自然要跟从。藏边四友义气深重,其他三人看在乾大的份上,也答应跟着去秋暝居瞧瞧。于是众人都答应了,与李翠微同往秋暝居。但意外的是,却在这里碰到了萧爻。

萧爻与众人见面行礼,少不得寒暄一阵,说了些别后的情由。

但萧爻仍然好奇,问道“四位前辈,你们怎么会聚在一起呢?”

当下刘笔惕拉过萧爻,转到一棵大柳树下,将此间情由与萧爻备细解说了一遍。又道“乾大哥与苗女侠历经磨难,终于苦尽甘来,老树开花。哎!可说十分不易。”

萧爻点了点头。又问道“刘前辈,如何叫作老树开花?”

刘笔惕嘿的一笑。道“我早年时候曾有过科考之念,也曾翻阅过一些典籍,从古籍中发现了老树开花这个典故。”

龙一刀趁机调侃道“大概刘兄只爱看轶闻典故,稗官野史之类,却把正宗儒家典籍抛诸脑后,这才导致科场失利。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是因祸得福啊。刘兄要是一心专研儒家典籍,一考成名,此刻只怕是身居庙堂之上,陪在君相之间。那江湖上必然少了‘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号文武全才了。”

龙一刀这番话意虽浅近,但却说中刘笔惕的心思。世间有数不胜数的人想以读书科考而入仕途,然而有不少人半途而废,并非不聪明,不能学,大多数是在读书求学的过程中别有遭遇,致使精神分散,终又走上了其他途径。

刘笔惕道“江湖上多了个酒鬼倒是真的。什么文武全才,我可不敢高攀啊。”

翁剥皮却道“刘兄,到底那是什么典故,你还是快些说了吧,别只说半截,吊人胃口,难受得很。”

刘笔惕笑了笑,缓缓说道“北宋朝有一位著名词人,名叫张先,张先词作典雅,与小苏学士东坡先生乃是好友,两人常常以词作唱和。具体怎么唱和的,那文人的调调儿,我却不大懂得了,只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刘笔惕说完,转头向龙一刀、翁剥皮看了看,那二人都默然不语。

萧爻问道“‘老树开花’莫非是指他们暮年写下的词作越发精粹吗?”

刘笔惕向萧爻瞄了一眼,见萧爻十分好奇。不给他说明白,只怕他心有不甘。于是道“不是这个,那张先八十岁时纳了一个十八岁的小妾。并预定了吉期,届期迎娶过门。为着这事,张先邀请了三朋四友,五亲六戚,到期前来祝贺。转眼吉期到了,苏东坡与张先是好友,自然是要去的。”

“到了张家,苏东坡纳了礼,吃过了喜酒,就到洞房问张先,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张先也喝了不少,借喜酒助兴,张先才思泉涌,喜上眉梢,随口吟了一首七言作为回应。我对那首诗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