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入阵(十四)(2 / 3)

盛唐风华 天使奥斯卡 3216 字 2022-02-14

这天下怕是也难以长久!裴监挂帅,长安兵马任你挑选,唯独不能点二郎的将!”

“臣遵旨。”

裴寂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声,随后眼皮耷拉着,又恢复之前没精打采的样子:“若是如此,这兵也不必选了。

臣想选的兵,非二郎不能驭。

既然他不能出战,这兵也就不能调动。

其他兵马也没什么差别,全看圣人的心意就是。”

“裴监不必如此,孤知道你的打算。”

李渊的语气也略微缓和了一些:“咱们筹谋大事之时,所仰仗的也无非河东六军鹰扬。

彼时谁也不知玄甲骑尚在人世,更不知道有朝一日会为我等所用,不也是照样下定决心起兵?

如今我军席卷关中,帐下豪杰万千,难道离了玄甲骑便不能厮杀?”

“速战……”裴寂小声嘟囔了一句,但是也没有再说下去。

他当然听得出来,老友心意已决不能更改,任凭自己再怎么说也改变不了结果。

说到底还是因为玄武门那件事,让李渊对徐乐和他的部下有了防备之心,短时间内不想让玄甲骑立功太甚以免其越发骄横难制。

再有就是对二郎的刻意打压了。

毕竟徐乐于洛阳大战,能够统带玄甲出战的只有二郎李世民。

说起来李渊对于自己几个子女都极为宠爱甚至到了好坏不分的地步,哪怕是闯下大祸的李元吉,等到他气消了也一样会关爱有加,自然不至于对李世民有什么特殊偏见。

主要问题还是李建成领兵于潼关,如果这时候李世民领兵征河东,日后还是面临两兄弟军功难分高下的问题。

说到底李渊维护的不是李建成,而是嫡长即位这个统绪,这一点自己也是极为赞同。

毕竟经过多年战乱礼崩乐坏,连帝位传承都变得充满变数。

这一情况如果得不到改变,这个天下就很难摆脱以力为尊的想法,自然就没法由乱入治。

不过李渊这行为,多少也有点过头了。

万事都有个轻重缓急,不管有再多的道理,都得先保证大唐江山稳固才行。

连国都亡了,再说其他还有什么用?

自己满腹经纶,刘武周不过一个土棍,两下对垒自家倒是稳操胜券。

可问题是刘武周背后的突厥执必部,那可不是好惹的主。

要想一下子就让突厥兵吃苦头知难而退,最好的办法就是动用玄甲骑,让他们冲上几回就什么都解决了。

现在李渊为了打压李世民和玄甲骑,就不派他们上阵,在裴寂看来就是轻重不分。

可是圣意已决,自己也逆转不了,只好思虑着说道:“云中子弟弓马娴熟,十几岁的少年郎便可挥刀杀人。

如今再得了钱粮甲胄,就越发的不易对付。”

“右武卫大将军姜宝谊乃是天水姜平襄之后,家学渊源文武双全,太常少卿李仲文素有谋略。

有这一文一武辅佐,再检精兵五万,难道就抵不上这区区万余玄甲?”

李渊看出裴寂的心思,开始分派兵将。

姜宝谊的名号裴寂也是听过的,此人将略武艺都是上上之选,确实也是大唐武将之中一流人物。

说到底李家的底蕴在那,不可能真的离开徐乐就没有能拿出手的武人。

当日玄武门大战,也是因为有着这样那样的顾虑,派将上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把自家武人都拉出来围攻。

是以不少上将没有和徐乐交战不是因为无能或者怯懦,而是实在缺乏个合适的身份和立场。

原本留姜宝谊在长安,也是有着坐镇京畿用意。

现在把他派给裴寂,足见李渊的诚意。

至于李仲文,裴寂倒是不太在意他的谋略,而是在意他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