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皆庆宴的契机,复议建储之事罢了。
大皇子独孤煊为庶长子,其生母便是逝世多年的高阳昭仪。
她的本名高阳念芸,乃是云汉国的如意公主。
因而在独孤煊的身上,流淌着一半敌国的血统。
向者,先帝德隆皇帝在远征云汉国时崩逝,百万眦睚卫捐命沙场。这使得以大司马玄骜为首的朝中老臣,因此对他心生芥蒂,转而拥戴后梁王。
独孤湛年轻有为且率性刚毅,风仪与那已故的先帝如出一辙。
况且他的母华妃娘娘出身于太辰国的名门望族沈氏,在朝中的势力不容小觑。
至于大相国萧稹之所以拥护大皇子,不仅是因为他看重独孤煊的志向跟气度,而且还跟两人是姻亲之事有关。毕竟当今的北靖王妃,便是相国府中的大千金。
这时,道治皇帝忽而将目光移向一旁,注视着正在那里自斟自饮的李道成师徒二人,饶有兴味地向他垂询道:“李爱卿,怎么不见你说话啊?”
“君上自有定夺,又岂容他人置喙?”
“国师虽老,倒也目若明镜;尔等未衰,却是聋聩无瞳。”道治皇帝,道:“此事孤已知晓,将会择其贤者而立。从今往后,若是有人胆敢再度妄议建储,必将笞毙于殿廷之上。”
“陛下息怒。”一时间群臣震悚,在殿上长跪不起。
幸而懿贞皇后及时移步上前,谏言寿宴不易动怒。道治皇帝这才回心转意,命文武百官归席座前重开宴,休要辜负这良辰美景跟酒肴。后来,却见:
劝君进酒杯莫停,醒时复醉殿中眠。
清平盛世焰火照,山河万里城阙深。
千灯夜,歌舞升,人间天上几度闻?
帝王独登台,凭栏对红枫。
灯火阑珊处,落泪无声时。
“陛下,这又在想高阳昭仪了么?”懿贞皇后许怀君缓缓走上前来,默默地从怀里取出帕子替他拭泪。
“孤已经老了,便显得愈发不中用起来。”道治皇帝望月长叹,继而说道:“玄骜这厮近来着实是过于放肆,居然胆敢煽动群臣逼孤立储。这二十多年来,他仰仗着朝中老臣们的拥护,对孤屡番僭越。若非多有顾忌,孤早已将他斩于市也。”
“玄骜位居大司马,震慑着太辰七将。此番左大将滕岐蛮拥兵自立,本应派他前去平叛,陛下却起用了年轻的独孤烨,才会令他这般恼火,故而行止不恭。然则,建储乃是军国大事,玄骜先陛下而忧,其心诚可鉴也。切莫枉害忠良,致使老臣们寒心。可惜此人居功自傲,早晚亦会累及社稷。”懿贞皇后略微沉思了一会儿,道:“这些天来,陛下总在思忖着北伐一事。何不遣他前去远征鬼戎国?一旦功成,则能拓疆万里;若是反之,亦能为陛下除去心疾。”
“谁言女子不如男?”独孤弘搂着许怀君的腰肢,回身往殿内走去。“闻卿一席话,却胜百臣言。”
“能为陛下解忧,妾亦为之欣然。”
二人相与步于殿内之时,文臣武将在宴中尽欢,已然醉倒近半。见状后,道治皇帝跟懿贞皇后只是相视一笑,倒是对此不置可否。
然而这时,有一宦官匆忙上殿,扶稳戴在头顶上的三山帽后,恭敬地俯身拱手,禀报道:“启禀陛下,七将独孤烨前来赴宴,而且……”
“休要惊慌,但说无妨。”
“而且他还生擒了左大将滕岐蛮,说是献给陛下的贺礼。”
“好。”道治皇帝顿时龙颜大悦,吩咐道:“快快宣他进殿。”